
重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内感性不适
护士在当班过程中,惊喜地觉察到:近三个月来某精神分裂症女患者、重点防消极对象未出现用开水烫手、吞硬币和电池、吃肥皂等,不会有意摔倒,使脸部擦伤;见到护士下班,也不再认为是找她爱人而为此大打出手;也未出现用茶杯砸电视机等过激行为。这是为什么?翻阅遗嘱后发现,在其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氯氮平、泰尔登未改动的情况下,增服了抗抑郁剂,病情获得戏剧性好转。
该病人于1979年发病,但查不出什么原因。当时她怀疑丈夫有外遇,且觉得邻居总是捉弄她,终于和邻居打了一架,被送到派出所。之后,她走在马路上也总感到有人捉弄她,曾从天桥上跳下而造成骨折,也曾服敌敌畏自杀而被送到医院抢救过来。又曾将家中存折与人民币放火烧掉。为此她四次住进精神病院,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经过多种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和多次电休克治疗,都不能完全治愈。
她在住入我院期间另有一种特殊症状,那就是感到胃部不适,吃东西后难受,服胃药后仍无效;另有双眼上翻,称“眼睛难过”。为其施行电休克后病情有好转,但隔半月或一月后症状又反复。经仔细辨认,患者身上反映有内感性不适症状,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或难以忍受的感觉,都很难表达。例如某种牵拉、挤压、撕扯、转动、游走、溢出、流动、虫爬等特殊感觉。这些不适感引起病人不安,可构成疑病观念的基础,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
另外还有几例病人,有的出现尿频、尿急,一天上厕所十多次,但小便常规正常;有的无任何原因而在病室里哭泣,吃饭少,睡眠易醒和早醒,常称自己“半夜醒后就等天亮”、“眼睛很胀痛”;有的感到头痛,颈部如同吊着一般难受,心慌,腹痛,但医院检查后显示一切正常。这些病例在服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基础上增服抗抑郁药后,躯体性症状和内感性不适症状消失,病情获得好转后即可出院。
精神分裂症目前病因未明,常起病青壮年,伴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互不协调,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长短不一,易复发,多次发病后可转入慢性状态。我们要仔细识别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有内感性不适的症状,对消除病人的痛苦、改善病人的症状很有好处。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