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为何突然脱衣卧地
一位精神病患者在家中砸杯子、摔灯泡、甩钟表,继而又突然脱光衣裤趴在地上,家人见状立刻送他来到医院。患者因坚持要与高中同学结婚,遭到拒绝后出现少语,没精打采,生活疏懒,不料理个人卫生(不洗脸、不刷牙、不换洗衣服),行为怪异,外出不回家。送精神卫生中心就诊,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服氟哌啶醇治疗,服药后出现身体不适,改服氯氮平药物治疗,又出现流口水等药物不良反应,故家人将此两种药擅自断续给服。入院前一天家人给其一顿服8粒氟哌啶醇,之后患者出现坐立不安、无法自控;刚坐下又站起,刚站起又睡下;在家来回走动,突然脱光衣裤卧地等症状,家人才确认患者再次发病。
在交谈中可以观察到患者始终心神不定,反复叙述:“我很难受,感到人不自在,控制不住自己,好像人在风中吹。”考虑是服氟哌啶醇所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静坐不能,即刻对症处理(东莨菪碱注射)和停服该药。次日,患者笑嘻嘻向医生说:“我不难受了,能够控制自己,不自在也没有了。”
什么是“静坐不能”的表现?
静坐不能包括客观上不宁息的运动状态和主观上想要活动两个方面。运动的特征是坐或站都不能安静,不断摇摆、跺足、踱步,脚不停地移动,四肢无目的运动,四肢粗大震颤,甚至足呈肌阵挛性抽动。活动带有极其被迫的特点,也可能细微而难以捉摸。不宁息的状态并不局限于身体的任何部位,甚至也能自主地控制片刻。不宁腿综合征与此情况相似,但其关系不明。
实际上,主观的内向不宁静状态才是静坐不能的实质,但医生对此多认识不足。这种主感状态常被描述为不宁静、心神不宁、神经质、极度紧张。病人要动的主观愿望十分强烈,它被描述为不能静坐,有被“拉紧”或“扭紧”的感觉。类似焦虑的心境恶劣状态,常是内心不宁静感的组成部分,但病人可能难以确认和描述。最严重的心境恶劣可伴有暴力行为、自杀以及其他如惊骇、恐惧或狂怒等强烈情感表现。
患者自觉心神不宁、坐立不安,又难以描述。常来回走动,一会儿坐下一会儿又站起,手忙脚乱显得烦躁不安,不停地变换姿势或扭动,称为“不宁腿综合征”。临床上“静坐不能”需与精神症状或病情加重区别,患者对此常常能自我觉察,称“不是我要动,是它(指手脚)自己要动,控制不住”。
由于很多病人常不能主诉“静坐不能”心神不宁的感觉,因此易被医生忽略,病情加重可导致自杀,也称“药源性抑郁症”。有一位男性患者认为自己并非父母亲生,独自来到警局要求找到亲生父母,医生诊断其为精神病,并给其服用氟哌啶醇。服药后出现浑身不适、坐立不安,特别是感到脚底的筋被抽掉,非常难过。一次与母亲过马路时突然欲撞汽车,幸而被母亲敏捷地抱住才得以幸免。经对症处理和停药后,很快好转。丁酰苯类药物(氟哌啶醇)和吩噻嗪类药物(氟奋乃静)等的使用,可出现与使用药物有关的消极自杀。这类药物反应,多半伴有严重的锥体外系反应(震颤、肌强直、发音不清、吞咽困难、静坐不能)和明显的内感性不适,及时停药和对症处理可获好转。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