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常见税务误区 TOP 5
(这些错报、漏报、晚报的坑,你踩过几个?)
开篇提示
报税不仅是“填表交差”,更关乎你是否能:
- 合法退到该退的钱
- 享受到该享的福利
- 避免未来“查税+罚款”的麻烦
尤其在多伦多这个多元化城市,新移民、留学生、国际工签、家庭团聚人士交织——身份复杂+规则繁琐,最容易踩坑。
误区1:只要没收入,就不用报税
错!
这是最常见也最“代价高昂”的误区之一。
实际情况:
- 报税≠缴税。哪怕没有收入,报税仍能带来福利。
- 比如GST/HST退税、学费抵扣、未来RRSP额度累计、学签转工签的信用记录建立等。
- 多伦多生活成本高,不拿福利就是吃亏。
正确做法:
即使没有收入也建议报税一次,以便进入系统、申报抵扣。
误区2:境外收入不用申报
错!
很多新移民、小生意主、数字游民常犯此错。
实际情况:
- 如果你是税务居民(通常居住183天+),就需申报全球收入。
- 哪怕是在中国、美国赚的钱,只要你已经成为税务居民,就要“报”,但未必“交税”(因为有免税协定、抵免机制)。
正确做法:
- 报税时告知海外收入、来源国家
- 留存收入来源、汇款记录、税单(如有)
- 如资产超过10万加币,还需报T1135海外资产表(不报可能面临高额罚金)
误区3:兼职/打工收入少,CRA不会查
错!
很多留学生和刚工作的年轻人心存侥幸,尤其是现金收入者。
实际情况:
- CRA对雇主T4发出的收入有系统追踪
- 你不报,它也知道,只是暂时不查
- 迟早追溯,还可能影响PR申请、CRA账户冻结
正确做法:
- 每一笔收入都报上,不要遗漏
- 即使收入少、也可退税或有免税额度
- 保留打工合同、工资记录、银行入账凭证
误区4:福利拿了就是我的,反正政府发的
错!
多伦多不少人误认为政府发钱“天经地义”,但你是否符合资格才是关键。
实际情况:
- CRA福利都是基于上一年度收入/身份状态来评估
- 如果你资格变更没及时更新,可能会被追缴
- 比如搬出加拿大、收入提高、婚姻状态变化等
正确做法:
- 收到福利时核对来源,如GST/HST、CCB等
- 如果不确定是否符合,可在线查或联系CRA
- 福利发放错误仍需退还,不是“白拿白用”
误区5:晚点报税没关系,反正我没欠税
错!
报税迟交≠没问题,尤其是你有退税或未来打算用CRA信用时。
实际情况:
- 晚报税可能会:
- 错过退税资格(CRA仅追溯十年)
- 影响未来福利资格(如Trillium、省补贴)
- 拖慢你的信用记录建立/买房贷款申请
正确做法:
- 每年报税季(2月末–4月30日)前提交
- 即使错过,也尽快补报
- 超10年未报的税年将无法申请退税或相关抵扣
附赠:CRA查税常见红旗信号
CRA关注点 | 说明 |
---|---|
报税记录中断多年 | 系统可能判定逃税或非活跃居民 |
海外收入漏报或异常变动 | 系统对新移民、海外汇款情况高度敏感 |
突然申报大额抵扣或退税 | 比如突然申报巨额捐款、学费等 |
福利资格频繁变更 | 婚姻状态、居住地不一致,易触发系统审查 |
总结:
在加拿大,报税不是为了交税,而是为了清楚地“证明你是谁”——你住哪、赚多少、该退多少。
避免错误申报,不仅是省钱,更是保住你的信任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