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资产与海外信息如何填写?
(T1135、境外账户、税务居民定义,一个都不能错)
🍁 写在前面
刚登陆加拿大的新移民,报税第一年往往是最复杂的一年。
你也许会问:
- 我刚搬来,要不要报税?
- 在国内/香港/其他国家还有账户、房产,要申报吗?
- CRA会不会因此查我“海外资金来源”?
- 报错会不会触发罚款或影响移民身份?
本篇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新移民首次报税避坑指南”。
🛬 一、我是不是“税务居民”?
报税身份 ≠ 移民身份
加拿大税务系统以“居住事实”为准判断你是否为税务居民。
判断标准(满足其中之一,基本就是税务居民):
- 在加拿大有房子(租或买均可)
- 有家庭成员(配偶/子女)在加拿大定居
- 在此工作、学习、生活超过183天
- 开设了银行账户、医疗卡、SIN号等生活设施
所以:
即使你是非PR,仅持学签/工签,也很可能是税务居民。
成为税务居民后,就需全球收入/资产申报。
二、首次报税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类型 | 内容(示例) |
---|---|
身份信息 | 护照、PR卡/登陆纸、SIN号码 |
收入信息 | 海外收入、加拿大学习/工作T4、奖学金证明等 |
银行资产 | 海外账户存款、证券、房产、数字货币等 |
生活信息 | 租房合同、水电账单、子女入学证明等(判断税务居民用) |
登陆时间记录 | 飞机票、护照入境章(用于判断入境日) |
🌍 三、海外资产要申报吗?——T1135详解
什么是T1135?
T1135是加拿大的外国资产申报表,专为税务居民设定。
只要你持有海外资产(银行、股票、房产等)总值超10万加币,就必须填写!
常见误区 vs 正解:
误区 | 正解 |
---|---|
“我海外房产是自住的,不用申报” | 即使是自住房,只要属于你,且资产超10万CAD也要报 |
“我股票是用亲戚账户开的,不算我的” | 如果你有受益权或控制权,也必须报 |
“只有在加拿大学了一年后才要申报” | 只要成为税务居民后的次年,就需填写(例如2024登陆 → 2025报) |
“我不打算卖这些资产,不用管” | 申报是关于“持有情况”,不是关于是否出售 |
不申报后果?
T1135漏报属于严重错误,可触发:
- CRA调查信
- 每月罚款$100起(可持续数月)
- 若被认为“蓄意隐瞒”,可能影响信用、移民申请甚至入籍
四、新移民还需要注意这些事项
1⃣ 报税年度 vs 登陆时间
加拿大报税是按**自然年(1月1日~12月31日)**计算的。
所以:
- 如果你2024年6月登陆,那你报税只需报6月~12月这段时间的全球收入。
- 同时,需要申报 登陆前的境外资产持有情况(用于计算“初始成本”)
2⃣ 海外收入 vs 海外资产
分类 | 是否需申报 | 报在哪份表 |
---|---|---|
海外收入 | 要 | T1总表内(收入来源+税收抵免) |
海外资产(>10万) | 要 | T1135表 |
海外房产出售所得 | 要 | T1 + Schedule 3(资本收益) |
3⃣ 海外收入会不会“双重征税”?
加拿大有与多个国家(包括中国、香港等)签有避免双重征税协定(Tax Treaty)。
举例:
你在国内有工资/退休金,已经交过税,申报后可在加拿大申请Foreign Tax Credit抵减,避免重复征税。
实操建议:首次报税怎么做?
步骤 | 内容 |
---|---|
1 | 注册CRA账户(如果还没有) |
2 | 使用支持新移民申报的软件,如UFile或TurboTax高级版 |
3 | 如有海外资产>10万,下载并填写T1135表格 |
4 | 若不确定,建议找专业会计师协助 |
常见问题 Q&A
我海外资产没超10万,需要报T1135吗?
不需要。但建议仍记录资产清单,便于后续如有变动时申报。
我人在中国,刚拿到PR,还没入境,需要报税吗?
不需要。只有在你入境、成为税务居民之后,才有报税义务。
我以前一直没报税,现在想补,可以吗?
可以。CRA允许你补报过去10年的税表,包括T1和T1135。
总结:首次报税 = “建档立案”,报对很重要!
类别 | 是否必报 | 影响 |
---|---|---|
海外收入 | 是 | 不报=逃税风险 |
海外资产(>10万) | 是 | 不报=罚款+记录不良 |
学费/租房等本地抵税项 | 是 | 不报=错失退税 |
居住时间/登陆日 | 是 | 关系到报税起始、居民身份判断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