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缺点逆用,变为可利用的东西
2005 年春晚,笑星冯巩在与朱军出演的《笑谈人生》中这样形容自己:“在相声界我说得最好,演员界我导演得最好,导演中我编剧最棒,反正我就想玩儿个综合实力。”朱军说:“你总是拿自己的长处比人家的短处。”冯巩又说:“有一句话说得好,和帕瓦罗蒂比劈叉,和美国总统布什比说中国话。”
看过这个节目后,我们往往一笑了之。但细想之,人非完人,在各个方面都会有欠缺。有的人就因为这些缺点,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还有的人为了拼命地掩盖这些缺点,甚至连优点都失去了光彩。能主动承认缺点的人很少,而能正视缺点的人则少之又少,能理性看待缺点并能弥补缺点的人更是寥寥无几,至于能把缺点变成长处的人,那更是难得一遇的智者。
其实,缺点不是不可以转化。你可以用逆思维心理,将缺点逆用,变为可利用的东西,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这种方法并不以克服事物的缺点为目的,而是化弊为利,以期找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
有个小孩,在上中学时,父母安排他学文学。一个学期过后,老师认为他勤奋刻苦,可做事不知变通,过于拘礼和死板。一个化学老师知道他的这些缺点后,觉得他做事认真和死板,非常适合做化学实验,建议他改学化学。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孩子在化学领域找到了自己的舞台。他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后来,他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名字叫奥托·瓦拉赫。
奥托·瓦拉赫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就是因为很好地利用了他的缺点。一位专门从事人力资本研究的学者说过这样的话:“发现并运用一个人的优点,你只能得 60 分;如果你想得 80 分的话,就必须容忍一个人的缺点,发现并合理利用这个人的缺点和不足。”
清代有位将军叫杨时斋,他把聋子安排在左右当侍者,以避免军事机密泄露;派哑巴传递密信,万一被敌人抓住,也问不出什么东西来;命瘸子守卫炮台,坚守阵地,因为他们很难弃阵而逃;让瞎子于战前伏在阵前窃听敌军的动静,担负侦察之职,因为瞎子一般听觉灵敏。
无独有偶,还有一个“西邻五子”的故事:西邻有五个儿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偻,一子盲,一子跛。西邻让老实的务农,机敏的经商,失明的算卦,驼背的搓麻,跛足的纺线,五个儿子都能自食其力,使包袱变成了财富。
如果你也能识短用短,也许也能够让劣势转化为优势。比方说,让爱吹毛求疵的人去当产品质量管理员,让谨小慎微的人去当安全生产监督员,让斤斤计较的人去参加财务管理,让爱道听途说传播小道消息的人去当信息员……
如果你能反向思考,你会发现,任何人的短处之中都蕴藏着可用的长处。对待自己也是如此。清人顾嗣协有诗云:“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人的短处和长处是相对的,要善于从短处中挖掘长处,切莫因为一时的不足和劣势就彻底放弃自己独特的一面。
你知道扶芳藤吗?它是一种能吸尘绿色植物,若把它种在墙角,它就是杂草一株;若把它放在室内,它就是一株天然的吸尘植物。植物如此,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
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妇孺皆知、蜚声海外,连续多年获得中央电视台“我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一等奖,他也因此有了“红笑星”“小品王”“土神”“东方卓别林”“中国笑星”等美誉。他出道之前是个农民,有人说他重活干不了,轻活不愿干,就会耍嘴皮子。按常理想,这样的人就算没救了,没啥大出息了。然而,正是因为他这“懒劲儿”,他硬是把嘴皮子耍成了一门功夫,练成了广受人们喜欢的“赵氏风格”小品。
总之,有了缺点或“短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缺点或“短处”的歧视和偏见,常常为被自己视为缺点的部分而遗憾、伤感、沮丧,却忽视了缺点中有价值的部分。人生可供利用的资源不只是人的优点和长处,还有人的缺点和短处,很多时候我们若能将缺点逆用,也会发挥其积极作用,成为人生一笔难得的财富。当你成功的时候,那些缺点就会成为特点。
被认为是缺点的方面,如果善加分析把握,反倒可能成为一种优越的条件。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