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五:目标和计划
电影《食神》里,周星驰做尽了山珍海味,最后却用一款最普通的叉烧饭征服了全场,重获「食神」美誉。叉烧饭(我可以换成蛋炒饭吗?叉烧饭我没吃过)人人都会做,可做得好是人间极品美味,做得不好就是廉价的街边小吃。
在所有克服拖延症的原则和方法中,做计划就是这么一碗普通又特殊的蛋炒饭。很多有拖延问题的人,他们与拖延症斗争的历史都是一部「做计划」的 「血泪史」。大部分计划只让我们重温了一个道理——「计划赶不上变化」。
但我们仍然要谈目标和计划。这是因为,计划连接着现在和未来,能让不确定变得确定。拖延的人,尤其需要一个计划来规划时间。计划的重点在执行,但执行同样也依赖一个好计划。
怎么样的计划算是好的计划?有几个原则:
首先,在做计划之前,先要有两个目标。目标让你清楚,做这个计划是为了什么。一个目标是抽象的、长远的。它应该跟我们的梦想有关,或者干脆就是我们的梦想。它应该是积极目标而非消极目标。「快乐地生活」是积极目标,「减少抑郁」不是。「做事更有效率」是积极目标,「做事不再拖延」不是。积极目标能成为你的动力,消极目标却只会让你把目光局限在问题上。这就像爬山,盯着山顶爬很自然,盯着山脚,说明你在倒着爬。抽象的目标可以是宏大的,重要的不在于这个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而在于这个目标是否对你有吸引力,能否给你提供足够的动力,能否帮你指引生活的方向。
另一个目标,是具体的。具体目标应该跟抽象目标有直接的联系。具体的目标决定了计划是否可以执行。如果说收获美好的爱情、找到喜欢的工作算抽象目标,在什么时候找个什么样的男女朋友,在什么时候找个什么性质的月薪多少的工作则算具体目标。具体目标包含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怎么样算做成了?什么时候做成?
接下来,才是重点。
一、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小目标能够让我们的计划循序渐进。小目标要多小?它应该符合最近发展区的原理,对你来说不太难,又不太容易,是你踮着脚能够到的。能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让困难复杂的任务也有着手点。
我遇到过一个学生,有段时间每天在宿舍打网游,几乎不出门,作业都无限期拖延。可他每天痛心疾首,觉得如果明天非头悬梁锥刺股不足以挽回颓势。这样的明天当然迟迟没来。我们讨论后制定的目标是:在接下来的一星期,你能不能每天按时去食堂吃饭?「按时吃饭」当然离不玩网游还远,但它也是一种进步。不要小看这点进步的意义,它可能成为改变的基石。这是因为,小的成功会让你相信改变是可能的,并进一步激发你改变的愿望。某部分规律的生活,能够让你获得一种掌控感。而最关键的是,以他当时的状态,只能做到这一步。具体的小目标一定要符合意志力的现状,太远太大不仅没用,反而更容易产生挫败感,对改变失去信心。大部分人完不成计划,不是太无能,而是计划太难了。在事情特别多特别难让你特别抓狂的时候,你要做的,也许是把你的目标定得更小些,给计划瘦身。
二、反馈。没有反馈的计划是不完全的。你需要一个反馈系统,让你知道计划执行得好不好。反馈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我自己常用的两个反馈:一个是百分比。当我开始计划一项任务时,我通常会用一个百分比来表示我在这个任务上已经有了多少积累,大概进展到什么程度了。百分比不需要太精确,你心里的感觉就可以。它既不让你太慌张(你不会从 0 开始的,无论怎么样你总是做了点东西了),也不让你太放松。每次完成一个任务,都调整一下这个百分比,这样会有进步的感觉。也有些人喜欢在百分比旁边写上剩余时间,如果这不会让你焦虑,也很不错。另一个是打√打×。把你所有要完成的事写下来,每次做完一件,给自己打一个√,否则,打一个×,并注明为什么没完成。它同样让你心中有数。
三、把不可控的目标转为可控目标。拖延的问题,有时候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去面对不确定性。但这种不确定性总会存在,但这种不确定性的背后,都会有我们可以控制的部分,这是我们计划的基础。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博士生,他还需要一篇文章才能毕业,很焦虑,但又拖延着不想做事。我们聊起了计划和目标。他说:
「老师你说的看起来有道理,但发表文章不是我能决定的。我既不知道实验数据是否理想,也不知道老板是否有空帮我改,更不知道编辑会持何种态度,我做计划有什么用呢?」不确定、不可控的感觉是一种很糟糕的感受。既然我们行动也不一定有用,我们干吗要费尽心机去行动呢?
事实上,如果你仔细思考,就会发现,每个不可控的事件背后,都有可控的部分。比如,你不知道这次实验的数据是否理想,但你知道多做几次实验更可能获得理想数据。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研究灵感,但你知道多读几篇文献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研究灵感。你也不知道老板是否有时间帮你修改文章,但你知道多催他几次他更可能给你反馈。找出不可控的事情背后可控的部分,把这部分做成计划,这会让我们意识到,哪怕我们没法决定很多事,我们仍然有很多事可做。至于其他,就让我们交给天意了。至于相信「天道酬勤」,还是相信「尽人事安天命」,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