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放错的垃圾,没有寻不见的财富
有个人叫毛晓林,他是家牛肉面店的老板。他经常去屠宰场买牛肉。一次,他看到墙角有大量剔完的牛骨头,上面还带有少量的肉屑。询问后得知,这些牛骨头是准备丢掉的。于是毛晓林拿了四五斤。回家后洗干净,放在卤料里跟牛肉混合在一起卤,卤好之后,家人和客户品尝后都说味道不错。于是他常将牛骨头作为赠品送给顾客吃。
直到有一天,有顾客专门来吃牛骨头这道菜,还愿意出牛肉的价格。他想既然好吃,就可以开发成一道菜卖给顾客吃,何况牛骨头又没人要,容易买到又便宜,这是一个商机。毛晓林反复研制,终于做出一种市场上没有的怪味牛骨头,成为当地的特色菜。一时间,来他店里吃牛骨头成了小城的时尚,各地的食客都慕名而来,他也因此成了城里最有名的“牛骨头大王”。
毛晓林的成功在于运用了逆思维,他把被人忽视、没人要的东西开发出来,让自己在市场上独领风骚。很多人说现在的竞争激烈,如果能像毛晓林那样,从被大家忽视了的东西和地方中寻找突破、寻找商机,也可能找到自己的“阳光大道”。
杭州的郑子欣也是一个有心人。她发现每次婚礼或庆典活动进入高潮时,大家抛撒的花瓣不是真的,而是合成的塑料花瓣。她问朋友,朋友说:“哪有那么多的鲜花瓣呢,杭州的婚庆公司都用这个。”郑子欣想到自己工作的花店,每天都有好多被扔掉的残花。于是,她悄悄地把这些残花收集起来。她按颜色将花瓣分类,装进袋子里。然后到一家婚庆公司推销。老板认为这种花瓣要比塑料花瓣好多了,当即向郑子欣以每公斤 60 元的价格订购了一些。第一个月下来,郑子欣靠卖花瓣就挣了5000 多元。
可是,鲜花瓣容易干枯,况且婚庆公司又不是时常有活动,这导致了很多鲜花瓣被白白地浪费掉了。这时,郑子欣又把鲜花瓣加工成干花瓣。这个创意深得客户的赞赏。在婚礼现场,撒干花瓣还能营造出五彩缤纷、天女散花般的效果。
之后,郑子欣以每年 1000 元的收购费用同十多家花店签订了协议,收购残花。被当作垃圾处理的残花也能卖钱,不明底细的花店老板暗自高兴。随后,郑子欣辞去工作,开了家干花瓣专营店。到 2003 年 8 月,郑子欣每个月的纯利润都保持在 1 万元左右。郑子欣运用逆向思维,将别人视为“废物”的残花变成了金子,这就是反常规思维的好处。
教育理论家狄德罗说过:“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不值钱的东西不仅没人要,把它当垃圾还要花钱请人来处理。可就是这些不值钱、没人要的东西,在有眼光、有头脑的人那里成了大宝贝,能够赚大钱。就像毛晓林、郑子欣那样,把废品也可变为商品,卖出高价钱。
你也可以用逆思维心理学,变废为宝。这里给你提供两个建议:
一是改变自身属性。对“废物”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拆分或重组,它就有可能释放潜在的使用价值,变废为宝。比如,缙云县东渡镇的姚子生经过长期摸索,想出奇招,把滞销的橘子用来酿酒,其收益远比单卖橘子要高。
二是改变销售市场。对你没用的东西,兴许在别人那里能派上用场。例如,黑白电视机在中国市场上早就看不到了,可非洲朋友把它当成宝。因为黑白电视机价格低廉,对于贫穷的他们来说是最经济的选择。
某事物之所以被称之为“废”,是因为它已不能发挥自身的使用价值了,但这并不代表它不具有使用价值。记住一句话:“没有不值钱的东西,关键在于用什么办法把它们变成钱。”
智慧点读
只有放错的垃圾,没有寻不见的财富。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