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书苑

博弈论与生活

第7章 一报还一报

我们的确常常能跨越不信任的障碍,找到方法赢得并维持信任,但如果希望合作长长久久,就需要制约策略。博弈论研究者将其总结为“一报还一报”,即依照对方的行动来回应,如果对方合作,我也合作;如果对方作弊,我就以不合作来报复。

我7岁生日的时候,爸妈送我一本维多利亚时期的童话故事书《水孩子》当作礼物,而我也从故事里面的两个角色,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分别是“推己及人夫人”以及“以牙还牙夫人”。

这两个角色的道德观南辕北辙,但都是基于“一报还一报”的原则,如果双方会不断往来,就用得上这种策略。博弈论研究者发现,如果想逃脱七大困境,达成合作,不断往来是关键。因为害怕未来遭到报复,现在就不会作弊;而如果现在合作愉快,未来合作的机会也就大增。

“推己及人夫人”和“以牙还牙夫人”象征两种促成合作的方式,前者用的是奖励,后者用的是威胁。《水孩子》的主角是扫烟囱的小男孩汤姆,他跌落河中,变成了一个水孩子,而这两位夫人就成了他的道德教母。“推己及人夫人”真是很像我妈,老是唠叨:“想要别人怎么对你,就先这样对人家。”就算汤姆没照着规矩来,她也不会直接责罚,而是给他道德上和情绪上的压力,让汤姆知道自己违规让她多伤心,从而促使他好好反省反省。到现在我还会做这种噩梦。

“以牙还牙夫人”也很吓人,但方式不太一样。她是个十足的纪律分子,就像我的老奶奶,脾气很大,而且能够嗅出一丝一毫的坏念头,再降下仿佛是《旧约》里的那种天火,彻底毁灭人类。倒霉的是,偏偏老奶奶嗅出的总是我的坏念头。

有一次,她还真是“嗅”出来了。那次我偷拿了爸爸的烟斗,躲在树篱后抽了两口。我不过是想静一静,结果她追着我绕花园跑了三圈,还激发出我的惊人潜能,从花园篱笆一翻而过,逃到隔壁的长老会教堂,把教堂的绣球花圃弄得乱七八糟。她攀着篱笆呛道:“回来有你好受的!”等我回家的时候,她已经万事俱备,烟斗里装满烟丝,手上还拿着一盒火柴。她逼我把整管抽完,想让我长点记性,以后不敢再犯。我常常想,我日后养成抽烟斗的习惯,会不会只是潜意识想反抗这段记忆?

推己及人和以牙还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互动方式。推己及人是互惠的做法(也有人称之为“黄金法则”),自苏格拉底时代以来,一直受到哲人青睐,认为它是落实道德的基础,同时也得到世界各大宗教的赞同。耶稣在“登山宝训”里说道:“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先知穆罕默德在最后一篇讲道中告诫信众:“己勿伤人,人不伤己。”

互惠原则是许多人奉行的道德法则,超越各种宗教的界限。许多哲学家更加以精进,像毕达哥拉斯就说:“想要邻居怎么待你,就先怎么对待邻居。”德国哲人康德讲得更明白,甚至将这作为他定言令式(categorical imperative)的范例之一:“人的行动必须遵守行为准则;行为准则的标准,就是你能够做到也愿意让所有人共同遵守。”根据康德的说法,定言令式是一种绝对的、超脱于情境之外的要求,适用于所有情形,其本身就是目的。

我们自己为人处事的理想,就是先采取互惠原则,先别太在意他人可能如何回应。对“推己及人夫人”而言,这也是很实用的策略,像她就曾对汤姆说:“如果想要别人相信你,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表现出你相信别人。如果想要别人爱你,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表现出你的爱。如果想要和别人合作,可以试着自己先表现出合作的态度。”“推己及人夫人”的策略,是基于人性本善的想法,也与《水孩子》作者金斯利身为社会改革者的理念相同。至于“以牙还牙夫人”,她对于人类的行为和价值观就没那么有信心。以牙还牙是基于恐惧,像她就说过:“你不能真正相信谁,所以如果需要合作,最好的办法就是威胁那些不合作的人。而如果你想要别人都顺从你、遵守你的规定,最好的办法也是威胁他们。”

不论是推己及人,还是以牙还牙,都是针对个体之间不断往来的情形,希望能取得合作、维持合作。

例如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南部的卡什河周边的湿地沼泽,美洲棕头牛鹂(brown-headed cowbird)就用上了“以牙还牙”这一套,其勒索方式类似黑社会。每当其他鸟类下蛋的时候,牛鹂就会过来将自己的蛋也下在一起,并撂下狠话:“如果想要你的蛋平安无事,最好把我的小孩给照顾好。”只要其他鸟类乖乖听话,就诸事太平,但如果它们太不识相,没把牛鹂的幼鸟照顾好,牛鹂就会回来报复,吃掉人家的幼鸟,或是将整个巢毁掉。

至于田鼠,则采用“推己及人夫人”的策略,而且成效斐然。实验中将田鼠关在相邻的笼子中,只要这边的田鼠按下杠杆,隔壁的田鼠就能得到食物,而隔壁的田鼠得到食物后,也比较愿意去按下自己笼子里的杠杆,让邻居也饱食一顿。换言之,田鼠得到陌生田鼠的好意时,也会展现出自己的好意。最后,所有笼子里的田鼠都展现出利他行为的倾向。

博弈论学者将这种行为称为“互惠利他行为”(reciprocal altruism),而且不止田鼠会这么做。例如吸血蝙蝠会喂食其他当晚没吃饱的同类,而曾接受喂食的蝙蝠也会心存感激,知恩图报;黑猩猩会和素不相识的同类分享食物,甚至看到人类有想拿木棍的动作,它们也会像人类的小孩一样,主动来帮忙。

推己及人和以牙还牙都促成了合作,但如果要二者择其一,应该选哪个?二者都有一些风险:采用推己及人的黄金法则,可能他人并不会用互惠利他行为来报答;采用以牙还牙的报复威胁,只要对方不屈服,就可能形成双方不断互相报复的局面,永无宁日。

这种风险可不是说说而已,特别是如果有一方是个气呼呼的小孩,觉得自己遭到不公平的对待。像我奶奶逼我抽烟斗之后,我就在她床上放了一只青蛙作为报复。她又向我爸爸告状作为报复,让我下场十分悲惨。我想还是先别讲我究竟做了什么来报复,不过,第2章讲到我把一支“火箭”射进她的房间里,倒也不见得纯属意外就是了。

互相报复的恶性循环之所以会形成,是因为其中一方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我曾碰过一个有趣的例子,当时我是政府组织里的研究员,而有些技术人员上班老是迟到,管理层决议,解决办法就是让他们上班必须签到。有些技术人员觉得不公平,为什么研究员就不用签到?

对于讲究平等的澳大利亚人而言,解决办法再明显不过:把签到本偷走!管理层面对这个情形,威胁说,如果没人把本子交出来,就要提出制裁。后来签到本找回来了,管理层便把本子钉在一张坚固的木桌上,确保本子不会再度遭窃。结果第二天连桌子也一起不见了!

后来,再也没人提签到本这回事。

遗憾的是,在成人的世界里,互相报复的恶性循环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包括离婚撕破脸、永无止境的宗教暴力纷争、恐怖主义以及战争。在这种一报还一报的循环里,没人能说这是最后一次。如果想靠以牙还牙来建立合作关系,就得找到方法打破循环,或是从根本上不要开始这种循环。

本章内容

Author: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