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书苑

好工作是设计出来的

第2节 专业究竟是什么?

专业划分

教育都是分专业的,我们学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音乐、美术……只是向我们解释这个世界,却很少教我们如何解决问题。就好像教育中我们把设计界定分割为平面、空间、建筑、服装……但这只是终点,而不是起点。设计需要完成特定目标,也就是说设计的起点是“为何设计”,而不是“如何设计”。

就教育而言,专业的划分只是为了便于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只有对世界进行分解分类才能系统地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进行知识传授。而最终标准化的考核对这种分解的知识教育模式又更进一步地割裂,由知识变为知识点,由知识点变为考点,然后考点又变成60分万岁……结果很多人把专业理解成了所看到的世界的一部分,导致了就业时对专业的过分看重。其实就大学阶段而言,所学的专业知识只是职业的基础知识,专业只不过是培养了我们看世界的角度,新闻专业会用新闻的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法律专业会用法律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而理工科会用理工的方式去看待世界……

专业并不是你看到的世界的一部分,而是你看世界的不同角度。

物理学研究到了尽头就是哲学,哲学研究到了尽头就是宗教……黄金分割将艺术通过科学的量化数值0.618展示出世界至善与至美的两面一体。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天地,而在于拥有新眼光。横看成岭侧成峰,所谓全新的视角不过是不同专业或专业高度带给你的不同角度,不同知识结构就会有不同想法,就像有的人看到“贾君鹏”什么也不明白,有的人就会想到魔兽,有的人看到了就会去抢注商标……

专业并不完全决定就业方向,同一个专业可以面向不同行业就业。行业的选择才是职业选择中至关重要的因素,这直接关系到就业者在更长时间段内经验与资源的积累,关系到就业者职业生涯的稳定。但目前大学生都对行业缺乏清醒的认识,而且对自身能力与天赋也缺乏足够的了解,结果导致在职业选择上的迷茫与错误。

大学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培养一种体系化的专业思维方式,而我们未来的职业往往并不是由所学专业决定,而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根据环境对天赋的重新认识,以及环境资源所导向的。职业中的专业知识更多地是在工作中根据所处行业和岗位继续学习和慢慢积累的,很多人甚至完全离开原来的专业。

专业是细分,行业是整合。

专业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分解知识,从技术角度解释问题。

行业是一种思维模式,是整合专业,从资源角度解决问题。

专业不是一般的通用性的知识,而是专门一个领域的知识,它包含一些特定的基础知识、方法、技能,这些都将形成你特定的思维方式。从事某一行,要先系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与理论,理论基础对于职业发展非常重要,这能让你带着框架去看问题,如果没有理论指导,你很难有意识地去注意一些东西。

专业是向你解释问题,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限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之内,会在自己的知识结构内去对所看到的事物进行解释,所以我们往往受到所学专业知识的局限。中文系毕业可以写小说,甚至魔幻小说,但是无法写出科幻小说,因为他不具备相应的科学理论知识结构。即使是理科专业毕业,又有出色的文笔,写作科幻小说还需要哲学的思想深度。仰望星空,你应该感觉到人类的渺小与孤独。

职业对你的要求是如何解决问题,这些仅仅通过单一专业是做不到的。专业只是一个点,而行业是一个体系。

任何具体的工作都是多专业的交叉,除了你所学专业之外,你还必须了解与你工作相关的专业,这才能形成整体思路,并有利于工作中的团队合作。

比如说,品牌策划的业务流程是“策划拿单,设计收钱”,策划师作不了设计,但仍要对设计有所了解,否则策划师天马行空给客户想出的方案超出了与其配合的设计师所能作出的设计水平,最后做不到,还是收不到钱。而设计师不做印刷,但仍要对印刷工艺和材质有所了解,否则你设计出来的东西无法印刷。

最终,职业都要从行业资源的角度来看问题。就像学院派与市场派的区别,学院专家只是从理论上来进行解释推理,而市场行家则是基于资源作出评估预测。比如任志强一直说房价要涨,而很多专家说会跌,结果当时没买房的后来都买不起房了。

五大专业类型

工具型专业

专业只是一种工具,比如说像语言类专业、管理类专业,对于此类专业最关键的是选择行业。此类专业有两条发展路径:一条是更加专业化,比如英语专业的成为老师、翻译;中文方面的成为学者或者作家。但学好也要看天赋,市场需求也有限,因此只能是少数人的选择。另一条是找到应用的领域,进入一个行业或者职能部门,比如利用英语优势进入外贸行业或者进外企做人力资源,等等,这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工具类的专业非常看重天赋,就像学英语专业,如果你过不了专八,口语又不流利,那真的就只有做文员了。

能学好一门语言就很不错了,搞笑的是外语专业都要再学一门二外,对大多数人都是太大的挑战。其实这个时候,重要的是要再学一门与行业有关的专业才好帮你入行。

职能型专业

专业是技术型的,针对企业的职能而设定的,比如财务、人力资源、营销专业。对于此类专业,要尽可能地选择一定规模的企业,这样专业才能够发挥作用,个人的发展空间才会大。

小企业各种工作都会比较初级,也许只有一个出纳,一个会计,甚至会一岗多能,什么都做,这既可满足公司现有规模下的需要,而他们也无须支付“行政+财务+人事”的工资。而你因为很杂,会失去了某一项的精,而这些杂并不能让你获得升职的可能。而在大公司里,部门分工明确,你得以不断加强本职能领域的相关技能和经验;同时又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你的外职业生涯也会沿着既定职业路径发展,比如出纳-会计-会计主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财务副总裁。

此类专业因为是根据岗位的职能设置,因此有些专业更看重实践操作,比如说国际贸易专业。在校期间学不到太多实用的东西,结果很多英语专业的借助语言优势,经过几个月的实践就进入了外贸行业中,而真正学国际贸易的因为英语的劣势而大部分去做了货代。因此,你在选择职业方向时,一定要看清楚你就业时入门的岗位要求是什么,按那个要求去强化基础能力。

行业型专业

此类专业既是技术型的,同时也直接对应相关行业,比如石油、化工、印刷、通讯等等。还有些专业是技术型的,比如电子、机械,可以进入不同的行业。此时首先是选择行业,其次进入这些行业后你还可以选择研发、生产、销售这些不同的岗位,你的外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就是行业专家或高级管理者。

研究型专业

像数学、物理、哲学此类专业属于研究型专业,还有些基础科学类的专业,比如说生物科技专业。此类专业一方面是太过于理论,另一方面是缺乏足够的就业机会,因此本科阶段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如果你在这方面真有天赋,又喜欢,那你就读研读博作研究,向学术型发展。否则就要通过考研,寻找本专业的应用方向,比如说数学专业考软件开发的研究生,这反而是优势。

边缘型专业

教育产业化后,大学纷纷追逐社会热点开设各种新兴专业,但这些往往都是些边缘型专业。结果一方面是专业课程杂而不专,另一方面是师资力量无法跟上,导致课程太泛,形同没有专业,学生反而缺乏就业优势。比如说广告学专业包括了市场、品牌、媒介、设计等课程,其实这些课程是对应文案、媒介、设计等不同的专业岗位,在实际工作中,它们的知识结构和所需技能并不同,对学生来说学习所需要的天赋都是不同的,结果做文案比不上中文专业,做设计比不上设计专业,做媒介甚至比不上统计专业。什么都学,结果什么都不精,最后“万金油”专业变成“打酱油”专业。

Author: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