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书苑

抑郁心理

森田疗法: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森田疗法诞生于1919年,它是由日本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创立,倡导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它长期被应用于治疗抑郁症、神经症、自主神经失调等疾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获得国际公认的带有东方色彩的心理疗法。

森田疗法的核心理念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旨在打破抑郁者所陷入的精神束缚机制。森田本人称这种方法类似于佛禅的“顿悟”状态,可谓以东方的智慧来进行心理治疗的成功典范。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它的治疗原理。

1. 顺应自然

思想家卢梭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虽然只是谈教育,但是在心理治疗的层面其实也同样适用。的确,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一味地进行说理明显是徒劳的,毕竟道理谁都懂。仅仅依靠理智是不足以克服抑郁的,相反,需要在感情上经历过体验才能获得改变。而人的感情有一个规律:你越注意它,它就越强化;你不理睬它,它反而会自然消退。因此,森田疗法主张,对于自己的烦恼、苦闷状态首先要承认并接受,不要去刻意改变,要顺其自然,而不是一味地劝慰,当这种状态达到顶峰时,情感就会变得迟钝,患者反而不感到苦闷了。

森田正马幼年时期便被夜尿症困扰,以至于只好铺草席睡觉,一直持续到12岁。这件事让他长期深感自卑,后来得知村里有位名人小时候也是如此,病情也就好转了。

此外,他还为神经衰弱所苦,虽多方求医却收效甚微,因此,很是担心自己的健康。后来他在大学时还曾经因为父母农忙忘记给他寄生活费,而当时又临近考试,误以为父母不想让他继续读书,抑郁和气愤之下甚至有过自杀的念头。

但后来他下决心要做出一番成绩证明自己,索性放弃治疗,拼命学习,不但获得了好成绩,而且各种症状居然不药而愈。从此,他蓦然醒悟,自己的病其实不过是假想出来的。

森田正马后来由此提出了“疑病素质”理论,认为人是偏于内省的,因此,格外关心自己身心的异常状态,并且忧心忡忡,这就使得人会出现担心自己患病的精神倾向。

有疑病素质的人,会把一些日常普遍存在的现象,比如口吃、头痛、失眠等误认为是病症,而且在这些事情上过分集中注意力,比其他人更加的敏感,于是也就导致“病”得越来越严重。

因此,他主张接受自己的各种症状和不良情绪,不要强迫自己,也不要压抑或者排斥它们,简而言之,就是不采用对抗的状态,而是选择与它们和平共存,让它们自生自灭。

2. 为所当为

在正视并接受自己身心状态上的不适之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不受其干扰,努力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森田疗法把与人相关的事物分为两类:可控制的事物与不可控制的事物。可控制的事物是指我们通过主观意志可以调控的事物,而不可控制的事物则是我们的主观意志无法决定的事物。我们只要控制可控制的事物就可以了,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也就是“为所当为”。要做到“为所当为”,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需要忍受痛苦,为所当为。这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对症状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另一方面要顺应生命原有的欲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症状虽然痛苦,但我们要努力接受,把注意力放在有意义且能做出成效的事情上,这样也可以转移注意力。

举个例子:有的人可能见人就恐惧,那么按照森田疗法,就让他带着恐惧与人交往,该见的人还是要见,但注意力要放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患者就会发现自己想要等症状消除再与人接触的想法其实毫无必要。也就是说,该做什么,就马上行动,即使痛苦也要坚持去做,这样才有利于摆脱精神束缚。

第二,正视现实,陶冶性格。森田疗法的专家高武良久指出,因为人的行动一般会影响其性格,所以“行动造就性格”是有一定依据的。我们的精神冲突往往止步于精神世界,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总是采取逃避的态度。仅凭主观意志的努力我们是无法摆脱苦恼的,唯有在实际行动中才可能让思维得到提升与飞跃,从而更加适应生活。就如同一个人想要学会游泳,他如果因为怕水而不跳进水中,就永远学不会,即使之前基础为零,跳入水中也是可以做到的,其余的技巧都可以慢慢学。

在实际行动中,我们可以发扬自己性格中的长处,比如严谨、勤奋、责任感强等,而摒弃性格中的不足,比如过度的自省和完美主义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陶冶性格的过程,它不等同于改变性格,而是对性格的扬长避短。

Author: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