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书苑

活法大全集:稻盛和夫的人生智慧课和经营课

伯乐和千里马

稻盛在松风工业也遇到了两位伯乐,正是由于这两位伯乐的赏识和鼓励,让这位千里马的潜质不断迸发出来。一位是吉田源三先生。

由于业务的关系,当时任职于一家日本银行的吉田源三经常要来到松风工业进行调研。吉田是稻盛恩师内野教授的同学,由于内野教授对稻盛颇为赏识,曾经多次在吉田面前夸赞过他,所以他在调研期间,尤其关注稻盛的工作状况,发现他所负责的特瓷科员工士气高涨,工作效率很高,非常高兴。他很想知道,24岁的稻盛和夫是如何将之前没有一点朝气的公司带出来这样一支奋发向上的队伍。为此,他特意在一家高级饭店请稻盛吃饭、攀谈。初出茅庐的稻盛自然是深感不安,受宠若惊的样子,吉田则十分随和,他鼓励稻盛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

稻盛这才逐渐不那么拘谨,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对新型陶瓷行业的发展设想,以及自己在企业管理经营方面的想法和盘托出。与稻盛的交谈中,他发现眼前这位小伙子不仅睿智、冷静,而且对于公司员工的组织管理都有深入的思考,这使他感到很惊喜,一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竟然有如此深刻、长远的眼光,不由得对稻盛赞赏不已。称赞他“你有自己的philosophy(哲学)。”

尽管,当时的稻盛还不懂英文philosophy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但是这个词却印在了他的脑海之中。回去之后,他特意去查philosophy是什么意思,这才知道是“哲学、理念”。这也让稻盛十分激动,此后更加注重哲理性的反思。当时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已经在不经意间显露出了出类拔萃的一面。而这位吉田先生的点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对日后稻盛哲学的产生、形成、发展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

另一位伯乐则是他的恩师,吉田的同学内野正夫先生。

稻盛在鹿儿岛大学毕业的时候,为了能够抓住唯一的工作机会到松风工业工作,不得已只能在毕业前的半年学习无机化学。他投身到专攻无机化学方向的研究中,岛田欣二教授负责指导他的研究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在这半年的时候里,稻盛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刻苦攻读专业书籍,完成了题为《入来黏土诸种物理特性》的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的答辩委员就有这位内野正夫教授,他认真地阅读了稻盛的论文,发现在这篇论文中稻盛思路清晰、观点新颖独到,对他仅仅在半年的时间里就提交上这样的论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之后举行的毕业典礼谢恩会上,内野教授也非常关注稻盛,特意鼓励他说:“稻盛同学,你在无机化学这个领域里非常有潜力,要努力干啊!”在谢恩会结束后,内野教授特地请稻盛到咖啡馆交谈,听取稻盛对专业发展的看法。而稻盛的谈话,也让内野深受触动,他对稻盛赞赏有加,认为他的论文能够与东京大学毕业的学生相提并论。一席话使稻盛非常感动,心里涌动着无限的感激之情。

也正是这个偶然的相遇,使得稻盛对这位并不熟悉的内野教授非常尊重。此后,他在松风工业工作的时候,经常向正野教授请教问题,而内野教授每次都是悉心教导,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内野教授拥有深厚的学术功底,看问题高瞻远瞩,他对稻盛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稻盛到松风工业工作的第三年,他有了一个到巴基斯坦工作的机会,薪水远远比在松风工业丰厚,而且结束在巴基斯坦的工作后还有到美国工作的机会。

稻盛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出去工作,这次机会也非常难得。当他征求内野教授的意见后,内野教授则表示坚决反对,原因是他认为稻盛到巴基斯坦之后,虽然薪水比较丰厚,但是学习技术、增长新知识的机会则大大减少,回国后,很可能就被淘汰掉了,得不偿失。稻盛听完他的意见后,冷静下来考虑了一下,认为自己的想法还是太冲动,不够理智。

多年之后,每每忆起此事,他对内野教授当时的忠告仍感激不尽。

Author: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