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书苑

心理学与生活(畅销4版)

不道德的大脑——双重标准

在一个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中,被试A在主试的要求下,不停地重复着安装线轴、取下线轴、将木栓旋转90度的动作。虽然被试A感到烦躁无聊,可是他不知实验主试的用意,无奈之下只得重复地做着。

一个小时过去后,主试轻松地坐在椅子上抽起烟来,让被试A觉得需要他参与的实验已经过去。可惜,被试A猜错了。之前的一个小时只是准备阶段,因为主试想要观察事先的作业会对被试A接下来的表现有何影响。真正的实验才刚刚开始。

实验的主试谎称,所有的被试已经被分成了两组。其中一组事先被告知“这是一个有趣的实验”,而另外一组未被告知,并且告诉被试A说:“你恰好就在未被告知的一组。”实验者安抚过被试A烦躁的心情之后,询问被试A是否愿意替代临时缺席的实验助理,对接下来的被试谎称“这个实验非常有趣”(这也是谎言,原本就没有实验助理)。如果被试A同意的话,他将得到1美元的报酬。主试征得了被试A的同意后,又用同样的理由寻求另外几名被试的意见,他们纷纷欣然同意。因为,实验主试许诺他们,参与接下来的实验每个人将会得到20美元的奖金(在20世纪50年代,20美金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简单地撒一个谎,就可以得到20美元,很多人都选择了撒谎。但是那个只能拿到1美元的被试A竟然也欣然同意了主试的要求,这正是主试想要探寻的关键问题。实验完成后,每个参与实验的被试都要写下自己的实验感受。统计表明,在实验报告中,只拿到1美元的被试A会比拿到20美元的其他被试更加觉得这个实验有趣。

实验结束后,主试总结了所有被试的实验报告,得出了一个结论:当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信念与行为不一致时,他们会选择偷偷地调整自己的内在观念,以消解心中的认知失调。这种“暗暗地调整”则让我们看到了大脑在处理问题时的双重标准。

当被试在第一个小时里反复地重复一个动作,同时在心中向这个无聊的实验大吐脏话时,他们时刻都在期待实验能够快点结束,希望自己尽早逃离实验的环境,摆脱毫无用处的机械重复。可是,当他面对主试的诱惑时,却全然放弃了心中的烦躁和愤怒,甚至为了微薄的报酬愿意帮助主试一同“欺骗”下一位被试。这种对自己态度和他人态度不一样的情况,就是大脑进行“不道德”行为的双重标准。当然,我们也看到了被试A的认识失衡,因为他在实验结束的报告中填写“这个实验很有趣”,这完全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自我解脱方式,也是为了逃避内心的道德谴责而做出的一种无奈之举。

这种双重标准的决策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常常喜欢用自己的经验来告诫孩子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听我的安排准没错”,以此让孩子接受自己的经验,帮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可是,父母有时候却会对唠叨自己的长辈说:“你们少管我的事了。我现在已经长大了,人格早就独立了,遇到困难我会自己解决,不需要你们的帮助了。”以此宣誓自己独立的生活。

当然,无论是爷爷对爸爸的唠叨,还是爸爸对儿子的管教,都是出于关心和爱。但是,处在这种双重标准之下的父母,有时候难免也会被自己的孩子质问:“爷爷奶奶的话你都不听,为什么要我听你的话呢?”

所有人都在希望别人能够遵守规则,自己却频频越界;希望别人守法,自己却置法律于无形;希望别人能够宽容有爱,自己却斤斤计较;希望别人见义勇为,自己却袖手旁观。就像中国的一句老话说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对自己说好话,对别人说歹话。内外不一的评价标准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复杂,也让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变得棘手。太多人总是对自己过于放纵,对他人过于严苛,走到哪里都带着一种双重标准生活。

然而,双重标准的困境并非没有办法解决。富有智慧的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自己都无法接受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一原则是消除双重标准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它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有效,在国家、民族的交往中也同样有效。如果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能够更多地将心比心,将自己放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仅人际关系中的摩擦会减少,国际外交上的摩擦也会减少。

Author: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