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书苑

京城名医

肺癌克星

——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胸部肿瘤外二科 杨跃肺癌克星

图1 杨跃

杨跃,北京人,1958年出生,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科二病区主任,著名胸外科专家。擅长肺癌治疗的规范化手术、食管癌根治及消化道重建手术,以及胸壁肿瘤切除及成形术。

一般肺癌的手术方式,是将病人有肿瘤的肺整个切除,但杨跃的手术,却只切除病人的一个肺叶,而保住健康的部分。这位在业内有着“胸外一把刀”称号的医生,就是今天的主人公——杨跃。

【肺癌手术案例1】这台肺癌手术的患者是一名65岁男性,左肺发现肿瘤,由于长期吸烟,当手术探测器深入病人肺部时,布满黑丝的肺叶让人触目惊心。

图2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手术室

杨跃:“这个患者也是吸烟50年了,刚才也看了肺很黑,他的病变长的位置离肺部的大血管非常近。”

如果医生在手术中不小心碰破肺动脉血管,那么病人全身的血液就会在几分钟之内流光,所以这台手术风险很大。即使像杨跃这样的行家里手,他也得加倍小心。

一般肺癌的手术方式,是将病人长肿瘤的肺全部切除。经过观察,杨跃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提出只切除病人的一个肺叶。

杨跃:“里面那个就是肿瘤,反过来你看也是黑乎乎的,跟焦油一样。这个是支气管断端,我们一会儿把这个送检,如果这个没有癌了,那证明是清理干净了。”

半小时后,检测结果出来了,患者的左肺上叶支气管断端未见病变的癌组织,这也就意味着这台很有可能是左肺全肺切除的手术,杨跃只切除左肺上叶,而保留了一片肺叶。

杨跃:“对这个大血管做了一个成型手术,这样就保证这个病人的左边全肺不被摘掉,只摘他有病的一个肺叶,因为我们把他另一个肺叶的血管保住了,它有血液供应了,我们也就保住了他一个健康的肺。”

据《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统计,目前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12万人,因癌症死亡病例约270万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就有5人死于癌症。而在所有的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第一的,是肺癌。我国肺癌死亡率与30年前相比上升了465%。空气污染、吸烟等因素是导致肺癌的重要诱因。

对于癌症的治疗,业内有一种说法,60%的癌症病人是死于过度治疗,20%的病人死于压力过大,剩下20%的病人才是死于目前医疗手段的局限。这个说法虽然不太准确,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医疗领域存在过度治疗的现象。杨跃对于这种“过度治疗”从来都是深恶痛绝,他说一个不为病人着想的医生,绝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在肺癌的手术问题上,他一直坚守两个原则。

杨跃:“最早肺癌的手术,经过七八十年的历史,只有一个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切除肺组织,切干净。但现在,科学在发展,医学事业在发展,变成两个原则了,就是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但是,还要最大限度地保留肺组织。”

虽然这两个原则也会大大增加杨跃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但这么做,却能增加病人的术后存活率,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这也就是为什么能有那么多病人,虽然得了肺癌,但是经过杨跃手术后,仍然能十几年、二十几年如一日地健康生活。李老太就是这样一位老患者。

【肺癌手术案例2】李老太,78岁,来自河北涿州码头镇。在老人年轻的时候,人们对于吸烟的危害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从最早的旱烟,到后来的过滤嘴香烟,老人的烟龄足有50年。64岁的时候,老人开始成宿咳嗽不见好转,儿子觉得很担心就把老人送去医院检查,结果老人的肺部发现了阴影。

患者儿子:“我们老太太是从2000年年初,在301医院发现了这个肺癌,我们赶紧找专科的医院,后来就找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李老太:“说你那肺上有阴影,有一肿瘤,这么告诉我说,给你做吧。哎呀,那阵儿我恨不得有地缝都钻了,我害怕极了。杨大夫说你别担心,没事,我告诉你没事。”

在手术中,杨跃在李老太的肺里共发现了两个肿瘤,最终老人的左肺上叶被切除。

李老太:“要不我说杨大夫这辈子我都忘不了你,甭说我,连我的闺女儿子都忘不了你,要不是你我早死了。杨大夫说,得了,老太太,别介,咱且活着呢。就这么着。”

手术后,李老太身体恢复得很好,洗衣做饭样样自理。身体一好,多年的烟瘾又犯了。但能不能抽烟,李老太心里没底,第一个想要询问的人就是曾经救了她命的杨大夫。

杨跃:“这个老太太做完手术5年以上了,她到我门诊随诊的时候,说杨大夫,我已经都5年了,我是不是没有肺癌的危险了,我是不是可以抽烟了。我说,5年了,你真是忘了当初给你做手术的痛苦。她说那我真的是特别想再抽上一口,我跟老太太开个玩笑,我说老人家,如果你到第10年头上的时候来复查,能够见到我,提这个要求,咱俩再商量。”

到了第10年,李老太果然还记得和杨大夫曾经的约定。在这一年复查时,又跟杨跃提出抽烟的申请。

杨跃:“我说我允许你每顿饭,一天三顿饭,每顿饭只能抽一口,但是如果你抽了第二口,那我真的就对你不信任了。”

杨跃:“到现在15年左右了,老太的孩子们跟我说,我母亲真的就特听你的话,每顿饭抽一口就把烟掐了。”

从医30年来,杨跃一直孜孜以求肺癌的规范化治疗。2011年,卫生部组织制定了《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在编写专家组中,杨跃的名字赫然在列。鉴于他肺癌手术领域的非凡成就,他也被选为这个规范的执笔人。

杨跃:“这个社会在进步,但是这个社会也带来了浮躁,带来了某些医务人员的浮躁,什么浮躁呢,就是没有真正实质地去感受,比如我们这个专业的肺癌这个病,它主要的治疗硬道理在哪,病人通过你的治疗,活着就是硬道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你做的每一个治疗,你作为外科医生你做完的每一个手术的病例,拿到国际上大家公认是一个非常规范的东西,这个医学的资料,是一个大家能够认可的东西。”

杨跃从来没有把自己和病人之间界定为医患关系。他把每个来找他看病的人都看成是自己的家人,看成是自己的朋友。2000〜2003年,杨跃到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进行了三年的深造,回国后他重新恢复门诊。在他第一次门诊的那天早上,出现了令人惊讶的一幕:许多经他手术治好的老病人都挂了他的门诊号,见到杨跃来,十几个人一齐站起来迎接。

杨跃:“所有经我做手术的人,不管是食管的恶性肿瘤,还是肺的恶性肿瘤,照样有人活20年以上的,他们照样活得非常幸福和美满。

为什么,阳光的心态,在阳光下的生活,还有一个我能够感到的,就是他们真不光把我只当一个医生,同时把我当成了好朋友。他们对我不是咨询,是跟我探讨,他把我当成了他家人似的跟我探讨,他没有什么顾虑,无障碍地跟你说,那你也会真心地去跟他说,你现在应该注意哪点。这样的一个氛围,我想这个社会会和谐了,我们的肿瘤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疾病,不能够影响到我们的生命了,大家能够照样幸幸福福地长命了,就能够幸幸福福地生活。一个病人你治愈了,他的心态好了,这个家庭也就和谐美满了。”

图3 杨跃在门诊室

还有五六年的时间,杨跃便可以退休了。但几十年经验的积累,让他正处在外科医生最黄金的年龄。所以杨跃说,即使退休他也要继续四处游医,谁让他有当外科医生的瘾呢。其实癌症并不可怕,他要用自己的手术刀,给更多的癌症患者切除肿瘤,让他们树立健康生活的信心。

小编感悟:杨跃的付出并没有白费,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医学,献给了他的病人,病人也同样把杨跃当成是自己的恩人,当成自己最信任的人。

小编热评:杨跃主任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为人谦和,温文尔雅,对待病人像亲人一样耐心细致。对于肺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杨主任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以及高超规范的手术技能。他尽可能干净地清除肿瘤,又保证癌症患者多年有质量的生活,是一位可以让人托付生命的医生。

(编导:吴晓振)

专家寄语现在已经有科学的依据证明,如果一个得肿瘤的病人,每天在阳光下充分地享受阳光、锻炼身体,活在这个状态下,他的疾病能好17%以上。所以得肿瘤不可怕,第一可怕的是你没有一个好的心态,第二不要把自己关在一个狭隘的地方,自己沉闷地去想,而是应该走向自然。第三点,跟医生做好朋友,以轻松的心态和医生沟通,让他给你健康指导。做到这三点,你一定能活得幸福和美满。

科室简介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二科是以胸部肿瘤外科诊治为主的外科临床科室,是在1976年建所初期成立的肿瘤外科胸外科专业组和1995年建院后成立的肿瘤外科第六病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有床位33张,医师中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1人,主治医师7人,住院医师3人,有13位医师具有博士学位,副高级职称以上医师均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现任科主任是杨跃主任医师,周秀耕任护士长。胸外二科年收治本市及全国各地病例1200例左右,年手术量近600台。科室集医、教、研于一体,以肺、食管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为重点,同时积极开展对于纵隔肿瘤,胸壁、胸膜及软组织肿瘤的临床诊治及科研工作。

杨跃出诊信息:周四、周五9:00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成路52号

Author: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