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起跑线
人的智力是天生的吗?
智力有天生因素,但天生的基因因素,占不到25%。也就是说,两个同卵双胞胎,他们的现在的智力表现中,只有25%是在生出来的时候决定的,其他的,都是后天培养、层层放大的。
有一个惟妙惟肖的比喻,这样说的:你无法测量一个人天生的智力,就像你无法测量一株稻子天生的高度一样。
稻子有天生的高度吗?没有。所有稻子都是吸收了水和养分才能长高的。诚然,有些品种的稻子确实平均比较高,但如果没有水和养分,任何一株稻子都无法长高。基因的优良固然重要,但生长发育的环境同样也是重中之重。
文艺一点的说法:Intelligence is similar to flowers: you need a promising seed, a resourceful environment, a passionate gardener, numerous fertilizers, and the luck of avoiding flood or tornado, and only then you can get a breathtaking blossom.
回到人类智力,什么东西影响了智力的发展呢?
1. 营养
不言而喻。
2. 早期父母的影响
近年来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如果父母与孩子建立一个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孩子身心发育。就智力而言,安全的依恋关系可以使孩子信任你,在你的陪伴下敢于探索世界和新知,这些早期的积累和探索对其日后发育是有很多积极影响的。随后,父母也会极大地影响孩子语言的学习。语言能力的快速发展对随后的智力发育显然是有积极作用的。
3. 幼儿园、小学教育质量
多项试验证明,幼儿园和小学的老师对孩子的语言、智力影响很大。比如说,喜欢用复杂句式的小学老师,他们的学生语言能力更高。在与其他小孩的接触中,孩子也会发展理解他人想法的能力,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这种理解他人想法的能力,也是智力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无法理解他人想法和意图的孩子,一般来说也有严重的智力障碍。
关于父母沟通方式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影响,《爸爸去哪儿》中林志颖和 Kimi 的沟通就很典型。林志颖的沟通方式非常简单,经常以简单疑问句「酷不酷啊」来和 Kimi 交流,因此 Kimi 的语言能力在几个孩子中是最差的,因为他受到的语言锻炼太少,这和他爸爸(也许还有妈妈和保姆)过于简单的沟通方式是分不开的。
除了语言外,小时的算术训练,也会加速大脑的发育。当然,方式要恰当,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要切记的一点是,笨孩子其实很少,大部分「笨蛋」都是因为老师不会教。
早期语言能力、数学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很好的孩子,会在接下来与同学的交往中获得更多的赞赏,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老师也会更偏爱他们,在叫他们回答问题时会有意多问些,这使他们在早期积累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注意,这种优势的层层积累、层层放大是伴随着整个成长过程的,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就造成了一个普遍现象:孩子进小学之前,感觉都差不多,高中一毕业,差异明显。但你如果只观察你的高中同学,恐怕你就会认为,这种差异是天生的。其实天生的差异并没有那么大,而是被层层放大的。
4. 自控能力
小孩所处的环境对自身影响当然很大,但小孩自身的性格也极其关键,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自控能力。自控能力是预测一个人成年时的智力水平的最好标杆,甚至也是预测长大之后犯罪/违法行为的标杆。自控能力强的孩子,在学习中比较认真,也比较容易集中精神,按时完成作业,听老师话也比较讨人喜欢,这样的孩子,学习成绩会比较好,小学成绩好,进个好中学,中学成绩好,进个好大学,然后不断地放大优势。
自控能力的形成有很多因素,一部分也是先天的,另一部分与父母在幼时的行为管教有关。如果父母更多地采取温柔但严格,奖惩分明但讲道理的方式进行教育(而不是打骂或者过度放纵),那么孩子会更早地「懂事」,也就能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在做完该做的事前不会开小差。
说完了智力差异的成因,那么回来看智商测试。现在的智商测试到底测的是什么,是「纯智力」,还是加上了很多方法、经验、知识的智力?
不是纯智力,是后者。如果你小学的时候就博览群书,做过很多智力题,看过很多成型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尽管你可能在「纯智力」上不如某些懒惰但聪明的孩子,你依然有可能测出很高的智商,因为无论智商测验多么抽象,只要你接触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足够多,就没有题目可以难倒你,你的「智商」测出来就是很高。
那么你会问,智商测验还有意义么?有。因为,我们需要智力和所谓的「高智商」,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希望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而如果你见多识广,知识丰富,你也基本上会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手,测出来的智商不会低。相反,如果「纯智力」很高,但没什么知识和经验,遇到棘手的问题也会无从下手。这就是说,学习,尤其是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可以提高「智商」;然后,拓宽知识面可以使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得到更多应用,也可以提高「智商」。
总之,智力的确有一部分是天生的,但是学习和积累经验对智力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既然天生的东西你改变不了,就在后天多努力吧!
那又有人问了(真的,知乎上真的有人继续追问的),人到中年后,智力还有没有可能上升,我已经二十多岁了是不是已经过了黄金年龄了?再努力是不是没用了?
还是有用的。有一种说法,说「因为脑细胞数量在二十岁以后就开始下降了,所以人的智力在二十岁以后就下降了」。错了,脑细胞数量下降未必表示所有功能都减弱。事实上,脑细胞在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死亡和新生,二十岁之后脑细胞死亡速率大于产生速率,所以脑细胞的总数在下降。可是,这是因为大脑在不断地使不常用的能力退化,而将有限的资源(新生细胞)补充给经常使用的能力,使这些能力得到加强。比如,如果你经常使用计算的能力,那么你这个能力不会在二十岁之后下降,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变强,直到六十岁的时候,因为细胞死亡速率过快,所以人的整体能力都不可避免地下降。在六十岁之前,如果你经常训练某种能力,比如联想、分析、推理、计算、空间构思、艺术灵感等等,它们一定是会不断变强的。
另外就是,任何所谓「智力」,都脱不开经验和知识,没有这些干货,智力无从发挥。就好比,虽然你语言逻辑很好,但词汇量很差,那就写不出好东西。人在成年以后,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原有的能力可以发挥的余地更大,因而在你富有经验和知识的领域,你一定会变得更强大,所以即使不考虑智力因素,成年之后不断接触新东西,拓展和巩固知识面,人也会变得很强。
2013-02-15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