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利他
这个关于分配财富的博弈论模型试验有什么心理学解释?
问题补充:给红方 100 美元,他可以选择分一部分给蓝方。比如说,红方想自己留 70,给蓝方 30。所以他跟蓝方七三开。然后控制权转给蓝方,蓝方说:「我接受。」这样他就能拿到钱,或者蓝方可以说:「我拒绝。」这样两人就什么也拿不到。所以,这样一来,一个理性选择的经济学家会说,只要不是十零开,你都应该接受。但人们会怎么做呢?当八二开以上的时候,人们的选择都没有差别,在八二开的时候,选择接受的概率就跟抛硬币一样了。
是贪婪吗?还是觉得不公平而已?
事实上,的确有心理学家做过这个实验,行为经济学家也做过这个实验。但有很多信息需要补充!
当时他们用的是 20 美元来做实验。发现:
1. 大于 15(红)∶5(蓝)的方案几乎都被拒绝了。
2. 10∶10 被提出的次数最多,也最容易被接受。
3. 小于 5(红)∶15(蓝)的方案也被大量拒绝。
这个实验结果被反复在多个国家验证。
这些实验是对理想博弈论模型的一个补充,或者说为世人提供了一个对世界的、不同于经济学家的认知角度。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博弈,并不只是靠理性。就算在「非常理性」且数额很大的各种金融交易中,人们的行为也不是纯理性的。影响经济决策的因素,从来也不只有理性。
在这个实验中,比较明显的是一种「公平」的概念,即「你如果给我很少的钱,那就是不公平,我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了」。而不那么明显但更重要的则是一个「尊严」的概念:你给我少了是不尊重我,你给我多了也是看不起我。尤其是后者,也就是实验发现 3 中出现的现象,更值得人们讨论,因为这完全违反了所谓的人的「贪婪的本性」。
事实上,尊严问题在日常经济生活中也经常出现,很多人在经济活动中并非单纯逐利,而是追寻一种个人价值的肯定,因此任何否定其个人价值、个人尊严的行为,不论是否获利,都有可能受到其严重反感,虽然不能说一定导致交易不能完成,但这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因素。大至企业并购,小至日常百货促销,企业决策者、公司管理者、广告和营销人员都需要注意这一点。
再进一步,为什么 10∶10 是最多被提出、也是最多被接受的方案呢?这是因为两个人贪婪的相互平衡?还是因为人类本身有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衡观念?还是因为,人类的本性趋向互助?
答案很有可能是人类互助的「本性」。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其实有很多不同的生存策略,比如各自为营,或者结合成小组、团体来活动。小组和团体的合作比起单兵作战显然有优势。因为人类中不存在全能的上帝,个体有一定优势就有一定劣势,组成团体后,自己用优势能力为团体服务,而团体则补充他劣势的能力。这种互帮互助的策略,使采取这种策略的人群更容易生存下去,并繁衍后代(退一万步说,你也需要在一个有其他人类的地方才能遇到异性……)。而单兵作战的人,则更容易受到野兽袭击,在追击猎物途中无人供给食物和水,受伤时无人照料,导致采取这种策略的人死亡率较大,更不容易繁衍后代。
所以,互帮互助(或者说与人合作、与人为善)这种策略在长期的进化竞争中更好地繁衍了子孙,并将这种策略传承下去,成为了大多数人所采用的策略。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的大多数文化、社会也都鼓励这种「见面分一半」的行为。我们不希望被人看成不友好、不合作的人,希望被看成友善、诚实、有爱心的人。这既有社会原因,也有生物原因。
那你可能又要问了,那些不合作、欺骗、剥削合作伙伴、利用别人善心的人,他们从哪来的呢?一方面有教育和社会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基因的原因。如果大多数人都善良且乐于帮助,那么有些人就可以利用别人的善良来钻空子、大量谋利、大量剥削其他人。因此,这些人虽然是少数,但在某些情况下依然是成功的生存策略,因而就得以获取资源并繁衍下去,在人类基因池中保留了这部分基因。
这也映照了经典博弈论中不少博弈模型,即在某些情况下,不合作变成了最佳策略。所以经济学和心理学虽然在结论上会相互矛盾,其实探究结论背后的原因时,你会发现它们是相互映照、互为补充的。
很多人科普读物没读好,或者在快媒体时代标题读太多,因此产生了一个误区:「从基因和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切行为都是利己的。」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
首先,用进化心理学来解释行为,实在是太过于形而上学了(过于追求事物或现象的根本原理)。行为背后先有动机和情绪,然后有周遭环境的影响,然后有性格、有世界观、有早期教育、有文化观念、有社会观念、有时代影响……这一串原因链的末端,最后的最后,才是所有人类共有的、从亿万年来进化过来的一些心理特征(进化心理学分析的东西)。从这一点上讲,进化心理学决不能被首先用来分析个体行为,适用于个体行为的是性格和环境诱因;而在分析一个群体的行为时,进化心理学也不是首先适用的,社会心理学更适合;在分析全人类的某种行为时,才可以适当使用进化心理学。
那你要问了,当一个人做出利他举动时,从「进化心理学」角度上讲,这不也是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和繁衍,最终也是利己的吗?
两点:
1. 某个现象背后并不一定有一个「根本原因」,探求「根本原因」有时候是没有意义的。
比如街边发生一起车祸,一个汽车闯红灯撞到一个行人,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事呢?因为司机赶时间。为什么司机赶时间呢?因为他要迟到了。为什么他要迟到了就闯红灯,而不是等红灯呢?因为他有侥幸心理。为什么他有侥幸心理呢?因为他贪小便宜。为什么他贪小便宜呢?因为他一直都贪小便宜没有惹过祸。为什么他没有惹过祸呢?因为从小他妈妈/老师/小伙伴如何如何如何。为什么他……因为人类想生存下去都要利己。为什么人类要利己?因为人类进化 blablabla……为什么人类要进化?为什么人类要生存?……为什么宇宙要存在……什么是存在……存在的意义……意义的意义……
不觉得扯到人类进化的时候就已经有点太远了吗?
2. 就算你真的勉强说到某个根本原因了,行为和现象发生的时候,人家根本就没这么想!我上阳台浇个花,你要还往利己扯,不觉得「利己」这二字简直概括得跟什么都没说一样吗?
2013-09-12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