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人物:多迪·达尔文——博物学家的儿子
1839年12月27日,30岁的博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孩子名叫威廉·达尔文,大家亲切地叫他多迪。从那天起,这位自豪的父亲便开始给儿子写观察日记。20年后,他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阐述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论。1877年出版的这些日记[1] ,第一次引起了科学界对婴儿行为发展本质的关注。
哪些能力是婴儿与生俱来的?他们如何了解他们的世界?如何首先通过手势,然后通过语言与他人交流?这些都是达尔文当时试图探寻的问题,这些问题至今仍是认知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达尔文敏锐地观察到,生理和心理活动协调一致能帮助其适应这个世界。正如达尔文在小多迪4个月大时写下的观察日记:
(他)把我的手指抓到嘴边,像往常一样,因为自己的手挡住了嘴,无法把我的手指放进去;于是他把自己的手从嘴边拿开,然后把我的手指放进嘴里。这并不是巧合,而是一种推理。(Diary, p.12;引自Keegan & Gruber, 1985, p. 135)
在达尔文的日记中,我们能够看到,多迪不但通过与父亲的手指互动,还通过与许多其他物体互动发展出新的认知技能。日记中描绘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片段,在这些片段中,多迪获得的发展并不是突发性的或跳跃式的,而是通过把新经验与原有行为模式整合起来实现的。在达尔文以及后来的皮亚杰看来,发展不是新知识在旧知识基础上的简单堆砌,而是涉及心理结构的实质性转变。
当多迪4个半月大时,看到了镜子中的父亲和自己。达尔文记录道,孩子“似乎很惊讶,为什么我的声音从后面传来,而人却在前面”(Diary,p.18;引自Keegan&Gruber,1985,p.135)。两个月后,多迪显然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奥秘。现在,当父亲站在他身后冲着镜子做鬼脸时,孩子“意识到镜子里的映像不是真的,然后会转过身去看”(Diary,pp.21-22;引自Keegan&Gruber,1985,pp.135-136)。
最初,孩子的这种新的理解力并不会被泛化到其他反射性物体上。两周后,多迪似乎对窗户里父亲的映像感到迷惑。然而,到9个月大时,多迪明白了“蜡烛照射出的手影也需要从后面看,这与看镜子中影像的方式是一样的”(Diary,p.23;引自Keegan&Gruber,1985,p.136)。他对镜像的认知从身后的物体扩展到眼前的影子,再扩展到另外一种二维图像中。
达尔文对记录儿子与人交流能力的发展过程特别感兴趣。他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自然的过程,与早期通过肢体表达情感类似。通过哭与笑、面部表情、愉悦和痛苦的叫声,多迪在学会说话之前,便已经能够与父母很好地交流。他说出的有意义的第一句话是“啊!”,这正是当他在镜子中看到映像时发出来的声音。
在160多年前,达尔文在婴儿的认知能力普遍被低估的年代做出了这些观察。我们现在知道,正如达尔文从对多迪的观察中做出的推论一样,正常的健康婴儿天生就具有学习与记忆的能力,并拥有习得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他们通过不断发展的感觉和认知能力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与外部世界。
在本章中,我们将探讨三种有关婴幼儿认知能力的经典理论:行为主义、心理测量学和皮亚杰理论。接下来会探讨三种新兴的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认知神经理论和社会情境理论。我们还将探讨语言的产生及早期发展。
学习完本章后,你应该可以回答 “学习指路标”中的所有问题了。为了检查你对本章“学习指路标”的掌握程度,请复习章节结尾部分的小结。“学习检查站”会贯穿整个章节并不时出现,以便检查你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学习指路标
1.婴幼儿如何学习?他们的记忆能保持多久?
2.婴幼儿的智力能被测量吗?如何提高他们的智力?
3.皮亚杰是如何解释早期认知发展的?他的理论站得住脚吗?
4.如何测量婴儿的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与智力有何关系?
5.婴幼儿是从何时开始思考物理世界的各种特性的?
6.脑科学研究能揭示多少有关认知能力发展的奥秘?
7.与成人互动如何促进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
8.婴幼儿的语言是如何发展的?
9.哪些因素影响婴幼儿的言语发展过程?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