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给予,而非索取
有这么一对年轻的恋人,他们在一起总会争论到底谁先对谁好。
女的说:“你得先对我好,我才对你好!你不对我好,就别想我对你好!”
男的也丝毫不服气:“凭什么要我先对你好?”
看看吧,即使是处于热恋中的男女,彼此之间谁也不愿主动为对方多做点什么。女的觉得那样做了,她就降低了自己的身份,成了男人的奴仆;而男的也觉得不该去伺候女的,那样就会贬损他的“大男子”身份。直至结婚以后,这种极端的“男权”与“女权”的战争也从未停息过,反而愈演愈烈。尤其是在家务事中,谁也不能心甘情愿地多做一些,为此,夫妻双方时常争吵不休。
后来的一天,悲剧终于发生了。这个男人和另外一个女人相识并相爱,在这个女人完全奉献的关爱下,男人感悟到了“爱情就是互为奴仆”的深刻道理,并且全身心地对这个女人奉献。然而,他原先的婚姻也早已画上了句号。在此之前,他的妻子竟心甘情愿地放下“女权主义”的自尊,来全心挽回这份婚姻,而这个男人却已是“爱到尽头,覆水难收”。
很显然,这个故事是在告诉女人,爱是不能单向索取的。在爱的面前,更不能斤斤计较,觉得男人给了你多少爱,你才会视情况给他多少“爱”。
其实,要想做个聪明的女人,就应该是个调配爱情的高手,怀着浓烈爱心,但是不求索取地去体贴自己的男人,反而更容易激起他对你更大的回报。
莫里和茱莉亚是大学同学,念书的时候,他们各自的教室就门对门,而且他俩还都坐在第一排。一天,莫里无意间看到坐在对面教室里的茱莉亚,觉得这个姑娘很可爱。在莫里暗恋茱莉亚半年之后,他终于在上大课的时候因为帮茱莉亚占座而搭上了话,之后他们俩便恋爱了。
当时,莫里身边的同学都劝他不要和茱莉亚待在一起,因为大家都知道茱莉亚的听觉有障碍,而且口齿也不是很清楚。但是,莫里并没有觉得这是个问题。
后来,莫里不幸感染了一种传染性极强且难以治愈的疾病。为此,由于照顾卧病在床的莫里,他的妈妈和女友茱莉亚也相继被感染,甚至在病愈之后,还都被查出股骨头坏死。莫里家里遭受了这次打击,他的妈妈和父亲便离了婚,两个孩子和妈妈相依为命。
之后的一年,莫里先是接受股骨头置换手术,然后在床上一躺就是三年。在那段时间,他无法自由活动,甚至整整一年都没有洗过澡,简直可以说是与世隔绝。莫里的妈妈因为担心儿子的病情和将来,得了抑郁症,精神几乎陷入崩溃的边缘。
在一个圣诞节的前几天,茱莉亚和莫里的妈妈去采购年货,莫里一个人躺在家里,这时,换防盗门的工人突然来了,莫里实在没有办法,就在地上爬着去开了门。当茱莉亚和莫里妈妈回来后,看到装好的防盗门,三个人抱头痛哭起来。
这么多年来,茱莉亚也未尝没有想过放弃,但是她记得她和莫里刚在一起的时候,是个很自卑的人。她去医院看耳神经,连医生讲什么她都听不见。还记得当医生问起她有没有家人时,她支支吾吾地说都在外地,赶不过来。后来,医生问她有没有男朋友,她就说有,就打电话给莫里。
于是,莫里赶忙从学校赶到医院。在那之后半年,茱莉亚才知道医生对他说:“这个人年纪越大,听力就会越差,也许,当她年老体衰的时候,很可能就彻底听不见了。你要当她的拐杖……”
一想到这里,茱莉亚就哽咽地对莫里说:“现在,你的腿不能动了,该我做你的拐杖了。”
爱是无私的,爱是诚挚的。爱更多的是给予,而不是索取。一位诗人曾经说过:“采摘花瓣的人得不到花的美丽。”花不是不美丽,而是摘花者并不懂爱的真谛。比花儿美丽的是爱,花儿的美丽是大自然天然的给予,爱的花朵是人类用心灵浇灌而成的精灵。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科林是一家公司的高管,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一天,他的妻子出了车祸,不幸成了植物人。为此,科林辞退了工作,日日夜夜陪伴、照顾妻子。科林所在公司的董事长知道这件事情后,对他的这种行为深表不解,特意找他谈话,说可以帮他找最好的保姆替他照顾妻子,而且费用全部由公司出,前提是他必须回公司复职。
科林反倒一口否决了,这位董事长就说:“你的太太现在已经是一个植物人了,什么都不知道,就算你天天照顾她,她也不知道你是谁,保姆和你的照顾是没有分别的。”
但是,科林却说了一句话:“当她不知道我是谁的时候,我就要知道她是谁。”
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奉献,爱更是一门艺术。在婚姻关系中,如果我们不懂这门艺术,就会在爱里迷失方向。很多时候,爱的付出往往体现在一些小事上,费力不大却影响不小,所以,我们要时刻记住真正的爱是给予,而不是索取,这样才会换来更为深挚的爱。相反,如果我们只知道向对方索取爱,那么,爱就会慢慢地变得枯竭。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