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概况
本书简介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它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格式塔是德文“整体”的译音),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在心理学史上留有不可磨灭的痕迹,它向旧的传统进行挑战,给整个心理学以推动和促进,使欧洲逐渐形成一股现象学的心理学思潮,直至今天仍有广泛影响。。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当时流行的构造主义元素学说和行为主义“刺激光器——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格式塔”这个术语起始于视觉领域的研究,但它又不限于视觉领域,甚至不限于整个感觉领域,其应用范围远远超过感觉经验的限度。苛勒认为,形状意义上的“格式塔”已不再是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的注意中心;根据这个概念的功能定义,它可以包括学习、回忆、志向、情绪、思维、运动等等过程。广义地说,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用格式塔这个术语研究心理地学的整个领域。
作者
库尔特·考夫卡(Kurt Koffka, 1886-1941),美籍德裔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于1909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12年参加了韦特海默进行的拟动现象实现,并成为格式塔学派的主要发言人。考夫卡*早向美国心理学界介绍了格式塔心理学,对格式塔心理学的对象、方法等问题作了详尽的阐述,使格式塔心理学系统化。考夫卡认为心理学是一个*不能使人满意的科学,因为心理学与其他学科,如物理学、生物学等相比,缺乏强有力的理论原则去面对实际的问题。他认为心理学尚没有建立起一个知识系统的基础,它不能说明一个人类个体的行为以及种种的社会行为,如音乐、艺术、文学、风俗以及时尚等等。然而,考夫卡又认为正是心理学不合人意的状况,值得人们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去求索。考夫卡认为心理学是讨论生物的行为,它和其他的生物科学一样,要解决精神的与非精神的关系问题。
考夫卡一生专着于格式塔心理学研究与推广。他利用物理学"场"的概念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行为就是一种"场",这种场分为两大系统,一部分是环境,一部分是自我,二者不可分离,环境是自我的环境,自我是环境里的自我。他又把行为分为细微的行为(在机体内部的活动,受许多环境因素的刺激而激动)和明显的行为(大多数都是发生于外在的范围中,是一种环境中的活动;环境分为地理的环境与行为的环境,并以此为基础用来说明心理、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考夫卡着有《思维的成长:儿童心理学导论》、《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等着作,在儿童生理发展、记忆论和人格学说方面作了杰出贡献。
译者
李维,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进修学院院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院社会心理学研究室主任。主编有《心理学百科全书》、《国际教育百科全书》、《20世纪心理学通览》等;已出版专着《认知心理学研究》、《心灵剧场》、《学习心理学》、《风险社会与主观幸福》、《社会心理学新发展》等。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