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两种自杀心理分析
开学两天连发四起初中生坠楼事件,电视、报纸均作了报道,只是在学习及生活中遇到了很小的事情,因学习压力重,因留级,因遭到母亲责骂,甚至批评严厉一点声称要跳楼,吓得大人半死。笔者在工作中体会到往往因成绩不佳和任性受宠而易出现的自杀。
1.学习成绩不佳。例1:小学四年级女生,因寒假作业未完成而喝农药自杀。留下遗书:“妈妈,我已经不去上学了,你们以前打我,叫我别去读书,我不敢,可是现在寒假里的抄写词语未抄,老师叫我不要再上学,我就不去了。你把钱要回来,我不去了,我已经决定好了。”例2:小学五年级男生,因未考上重点中学,在同学面前流露出“明天我怎么有脸进学校”,结果悬梁自杀了。
2.任性、受宠。例1:小学五年级女生,因打坏杯子,被家长责骂几句,外出徘徊,见一旁有河滨,便纵身跳入河中,经及时抢救而获救。经诱导才讲出原因:“家长骂我,冤枉我,也不想做人了。”例2:12岁小男生,因家中养的狗将邻居的鸡吃掉了,所以其母将狗送出去,然其爱狗如命,执意不从,结果一怒之下,拿起农药瓶喝下了“乐果”。
分析:眼下不少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关心,并以此判断“好”与“坏”。寒假作业未完成,重点中学未考上,就没脸见人了,酿成悲剧。作为教师,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循循善诱,简单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认识到条条大道通罗马,只要努力,重视过程。21世纪人才要“四会”,即会做人,会适应环境,会学习,会工作。关键是所作所为所学的事情有益于身心愉悦。而作为家长,既要防止溺爱,也不能简单粗暴地打骂,避免孩子心态扭曲,失去童年的快乐。因打破杯子,遭到家长责骂感到冤枉,以及为送一只狗而喝农药自杀。以上虽然事出有因,但以自杀来处理人生的挫折、失败和危机,这表明心理卫生不够完善,给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创造和设置适度高于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难题”,使孩子暴露弱点,激发奋进精神,让孩子从挫折中学会正确对付挫折的方法,提高对挫折的忍耐力,培养孩子成为未来生活的强者。教育心理学家分析这种情况可概括为:1.现在很多学生过着简单的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整天埋头于书本中,他们是很难体会生命的意义,应该让他们在读书之余,能有更多的时间去体会欢乐的童年,在欢笑声中渐渐明白生命的价值,要学会真爱。2.动漫一代视生命如草芥,因为一些孩子会用从电视及网络游戏中、动漫中学到的方法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目前中小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比较偏颇,甚至有一些学生认为生命可以重来,死了还能复生,分辨能力比较差。在他们的印象里,一直都以为能像电影中看到的一样,自己成了大侠在空中飞舞,死亡、鲜血、悲伤这些词在他们看来很难与跳楼、悬梁、跳河、喝农药有任何联系。3.如今的孩子比较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从小到大他们已经习惯所有的人为他们着想,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而自己则从来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们觉得别人怎么想和自己无关,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考虑其他人的感受,所以当他选择结束生命的时候,也不会考虑父母的感受和悲伤。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