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苦地
被判终生监禁的囚犯做梦都想实现一次完美的越狱。人被物质躯体所困,自然也想逃离这物质的囚牢——这个限制自由的地方。圣典《博伽梵歌》描述了物质世界的本质,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我们痛苦的处境。
明白了被囚禁之苦,想在此地尽享舒适岂不成了愚蠢的奢望?我们生活在一个痛苦的地方,每一步都险象环生,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深受双重性、痛苦、疯狂和虚幻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个世界里,无人得以幸免逃离它们的挟制。无论身在物质宇宙中的哪一处,终不免伴随着矛盾和困惑。
主告诉我们,人身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其外在躯体是美丽高贵的还是卑微低下的,其结果都是痛苦的,毋庸置疑。局限和悲哀之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区别,一个受局限的人依然可以享受些许欢愉,但一个被淹没在痛苦之洋的人则找不到丝毫的快乐。只要是被囚禁,不论这囚室是三尺之地还是宽敞的套间,其根本上都是痛苦的。了解了这些基本的事实后,我们就必须迎击心意的敌人,直到最终能跳出这个囚牢。
色欲、愤怒、忧郁、幻觉、贪婪都是我们的敌人,它们总是在不断地攻击我们。主明确无误地告诫我们:物质世界会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不可避免的痛苦,但是如果我们试图求助于这些敌人,那一定是失去了理智。假如你被殴打利用,却反而托庇于攻击你的人,那么你的痛苦怎么可能得到缓解?
听起来荒谬可笑,不过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事情——求助于某种境况,却收获更多的痛苦。在痛苦中挣扎的人总是容易失去理智。倘若你在精神生活中遇到困扰,却试图通过麻醉品或其他罪恶的活动来解决问题,那么无疑就是求助于囚禁我们的罪魁祸首。对造物主的自然法则的违背,正是我们的痛苦之源,但是大多数人却在逃避这个基本的真理,同时不断地追问:“为什么我每天都在痛苦中度过?”
焦虑与兴奋
有的人虽然从事很多奉献和爱心服务,为什么依然不快乐?经典中讲述的感受,我们为什么依然体验不到?现在,让我们分析一下焦虑与兴奋之间的区别,这样问题就能很快迎刃而解。前面我们讨论过热情的问题,我们知道,热情可以明显地影响我们,并且决定了我们是否能逃离痛苦,因此,我们可以把热情和它的对立面——焦虑放在一起来理解。在两者中,心意和躯体都行使着强大的功能。人的感情会有两个极端,迫切地冲向某个目标和千方百计地避开某个负面的结果。虽然这两种情绪都很强烈,而且集中汇聚着能量,但却泾渭分明。
在焦虑之中,始终存在着恐惧情绪,而在兴奋之中则贯穿着希望。两者都与某种期待有关,只不过一个负面一个正面罢了。人要不逃避结果,也要不期待未来,就算那些患有严重忧郁症的人,也会设法逃离他们实际上最需要的东西。他们借助情感上的自我封闭,极力逃避他们在生活中找不到激情的事实。同时,他们还可能通过工作、麻醉品和过度的性生活麻醉自己,逃避焦虑感。
过分关注想逃避的境况,事实上却恰恰使我们更趋向于这种状况。对于自己想要逃避的结果,人的内心不会总能自知,心意只会锁定在人时常思虑的对象上。假如我们的思想不断徘徊在消极的结果上,就会制造出更多的负面结果。因此,当我们满怀激情,全神贯注于一个积极正面的结果时,其实就是在创造一个令人振奋的未来,如同把燃料投到火堆里,燃起熊熊烈火。同样,激情与焦虑所引发的巨大能量总要有个去处。我们既可以借助某个使命或愿景激发出巨大的力量,也可以念念不忘唯恐躲之不及的某种结局,招致更负面的情况出现。而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行动来引发。
内省
你是否记得曾经有过那么一刻,你感到心烦意乱、焦虑不安、身心俱疲。想象一个极端的例子:一条恶狗在街上对你紧追不放,你会惊恐不安,拼命躲避它的攻击。另一个时刻,你激动万分地期待着一件快乐的事情发生。请把两者做一下对比。在两种情况中,人在心理上都经历了不同的冲击,甚至连身体上也都有了反应。
当我们思考“逃离”的含义并为此做准备时,内省便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人或狂热地追逐感官享乐,或狂热地追寻灵性的极乐,因此,我们需要审视自己每天的生活。回顾自己经历过的跌宕起伏和陶醉在幸福感和渴望中时的狂热,再思考一下自己被色欲、挫折和忧郁俘获时的那种不顾一切的疯狂……我们的意识很容易变得懒惰而病态,有时甚至让我们产生死亡的念头。
使命与愿景
要实现“胜利大逃亡”,就必须精心谋划。我们听说过有人可以“天衣无缝地犯罪”,也就是说,他们的犯罪计划严密地无懈可击,完全逃脱了侦破。想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对我们的使命和愿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目标专一不二,即能获得实现目标的力量,我们看到了成功,就看到了愿景,有了愿景,也就有了使命。有时我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缺乏清晰的愿景,从而缺少了专长以及实践的激情。
当我们对物质的狂热和焦虑逐渐消退,对自己的精神体验更有热情时,虽然我们还受到各种各样的局限,但从情绪上来讲,却在向一个积极的方向发展。接着,我们就可以朝着目标,调配好自己的能量,把它当作一个使命和愿景来实现。我们会意识到:自己就像一个囚犯,被囚禁在财富、贫穷、美丽、疾病、知识、愚昧等等之中。我们身陷囹圄,只想得到自由。
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有两个,一种逃离会让我们身陷更深的囚牢,一种逃离会将我们带到超然境界,我们究竟选择哪一种计划?愚昧的人想方设法,费尽心机,但只会将刑期延长。还有的人虽然有一定的智慧,但对超然科学缺乏了解,因此也只能被束缚。而陷得越深,就越容易疯狂地追逐那些永远不可能给人带来自由的东西,越不假思索地投靠那些置我们于焦虑之中的事物。这就是幻象的本性,它会用各种各样的诱惑来吸引我们,控制我们,更长久地囚禁我们。
《博伽梵歌》有言:“一切物质星球,一切肉体,自上而下,都是痛苦之地。”痛苦是一个沉重的词语,不同程度的痛苦都来自于肉体和宇宙。于是,我们必然会问,世间众生的所作所为,难道反会给他们带来更深的束缚,以至于离自由更遥远吗?人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托庇于那些事物,不想却陷入一个更复杂更束缚的境地呢?啊,亲爱的,这就是物质生活和物质文化的疯狂之处,它们不断地在说服甚至强加于我们一个概念:我们应尽情享受所有加重我们痛苦的东西。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却一次又一次地发现结果总是事与愿违的。不仅如此,每一次误入歧途,都会带来后果和惩罚。在物质世界里,终极的快乐是不存在的。短暂的刺激和感官满足的确存在,然而真正的快乐却难觅踪影,我们在短暂的满足后,留下的只是悲苦。由于每一次感官享受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沉重的责罚,我们怎么会有快乐可言呢?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