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之心从何而来
无私
在更崇高的灵性国度,自我中心是爱心交流的大敌。爱并不是围绕着个人的欲望、需求或感受而运转的。相反,每个个体都一直在寻觅某种服务以便奉献给自己的至爱,而且无不渴望以最好的方式表达这种服务。这样的人不仅一心一意地献出自己的服务,而且还细腻地体察被爱者的需要,观察自己的服务是否真的能让对方满足。如果不是,他会很快调整方式,以便满足和取悦对方。但有的人不懂得爱,他们不爱自己也不爱他人,想法中充满了功利主义和机会主义的色彩。很多时候,他们觉得别人打乱了自己的计划,于是会感到心烦意乱甚至于恼羞成怒。在这个物质世界里,人们建立党派、团队、同盟、俱乐部甚至婚姻关系,全都为了一个想法,希望其他人或组织里的成员能帮助自己达成愿望。然而,最后的结果却常常令人痛苦,因为爱不可能诞生在自私的土壤中,恰恰相反,自私是爱的障碍物。
当我们真挚地赞美神所做出的一切安排时,感恩便自然而然地交织于这种情怀之中。感恩还意味着欣赏,欣赏和感激别人为你做的一切。有了这样的思想,你的生活中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不断灌溉你心灵的喜悦。如果现在和将来都背负着从前的沉重焦虑,这样的态度一定培养不出感恩之心。事实上,无论过去如何困难重重,我们都应当勇于吸取教训,同时展望未来,找寻成长的道路。当我们的心思太多地集中在自己身上时,就很容易给别人带来烦恼,种种情感、心理和精神的问题将使我们的灵性进步变得缓慢而复杂。生活给予我们的展示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如果一个人能更加地尊重生命,并在任何情况下都感知到神的存在,那么他就会加速进步,并越来越真实地体悟到成熟的灵性。而成熟的一个标志就是,不再陷入相对性之中。
觉悟人生的意义
心理疗法中有一个分支叫存在疗法,这和人们通常看待心理或躯体问题所采用的方式大不相同。在这种治疗手法中,并不是简单地把人格解释为相对于本体的自我,而是强调了一种认识,即人类具有一种更高的诉求。这种治疗方法着重分析一个人是否拥有对人生意义的最终认识——人生意味着激发人性,使人更多地致力于对所爱的人的服务。存在疗法并不是简单地把生命当成一种机械的表达形式,人生也不只是一种尽可能多地累积经验的过程。相反,生命的存在是为了寻找一种更深刻的精神意义。人类的某种文化观曾经引发过种族灭绝并导致无数人失去生命。种族绝杀曾经出现在历史上的不同时刻,例如非奴贩卖、美国土著的灭绝以及对犹太人大屠杀等等。在对这种文化观念所进行的研究中,有关精神意义的思想理念首次被提出。
提出存在疗法理论的维克多·E.弗兰克尔博士(Dr.Viktor E.Frankl)是一位顶级的精神病学专家,他曾经在二战期间被关押在德国的犹太人集中营。他发现自己差不多能准确地判断出一个人失去求生欲望的时刻,他们会就地大小便,不换衣服也不吃任何东西。还有的囚犯提前几天就预知到这样的人很快会死。维克多意识到,虽然人们在同一个环境中经历着相同的折磨和虐待,但是,有些人会死亡得快一些,有些人则较为缓慢,还有些人可以坚持活下来。
在这样的环境中,维克多尤其关注那些和狱友有着同样悲惨经历,却依然能在悲痛中存活下来的人。他注意到,因为意识会对身体产生影响,所以那些还怀有生命存在意义的人,即那些在思想中还有目标支撑他们活下去的人往往活得更长久。有的人原本还有活下去的理由,然而,一旦他们发现自己的丈夫或孩子已经亡故的时候,便随即失去了生的愿望,不出几天就告别了人世。有的人之所以能坚持活下来,是因为他们坚定地信仰上帝。还有的人完全抛弃了有关上帝的想法,因为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上帝能制造出这样惨绝人寰的状况,但这样的人往往很快就会死亡。
人生的意义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没有了感恩之心,生命中更重要的意义就难以培植出来。我们会觉得,生活中一些看起来很消极的情况不应当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于是我们愤懑、烦恼。我们开始询问,为什么神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为什么他单单选择了我们来承受,而不是别人。如果我们的生活中缺少一种健康向上的意义,这种心态就会逐渐导致躯体的死亡,甚至是精神的死亡,因为这样的人不是一个成熟的灵修者,或者说算不上是灵性卫士,因为他的信心极其微弱。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当盲目信仰,而是说,我们应当学会观察和感念主的干预和安排。信仰便意味着一个人用经典的教诲来观察行事,透过圣贤的生活来处事做人。世界上有很多经典都描述了这些伟大圣人的生平,我们可以借助这些描述来做出正确的评判,而不是仅仅依靠自己有限的智慧和思想。
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在我们判断事物的时候,不应该以自我为中心。如果我们仅仅从自我出发去判断孰是孰非,自然会产生很多的问题。最终,我们会沦为精神上的失败者,因为我们越是以自我为中心,就越看不到宇宙真正的中心。相反,我们越是抱着心甘情愿做仆人的服务心态,就越能远离虚假的中心意识,深入真正的灵性。
有意思的是,当一个人在灵性生活中不断获得提升的时候,他们便会获得美名和荣耀。但是,他们必须在意识中远离这个中心。由于他们拥有感恩之心,因此美好的事物便会纷纷呈现在他们身上,发生在他们的周围。他们赞美主的存在,甚至把自己当作主手中的木偶。到了最高的层面,一个有限的灵魂个体会被赋予巨大的力量,化身为主的代表去服务众生。他们离中心很远很远,而真正的中心,也就是神,已然融入他们的生命,引导着他们。此时,无论他们说什么、做什么、想什么,都遵循着神为他们指引的道路。当然,这取决于一个人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拥有感恩之心以及他的心智觉知。没有充分的心智觉知和强大而正面的内在对话,人很难获得感恩之心。
宽容
人常常觉得感恩很难,因为他们没有学会宽容。由于他们常常唯我独尊,因此会反反复复地在脑海中再现其他人对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结果就会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体验那种痛苦。但是,那些从心底里尊重别人存在价值的人不仅会原谅别人,而且勇于承担责任。他们认为,是自己的行为导致了对方的负面反应,因此,他们会为自己的不足向对方真心地表示歉意。他们不仅可以放下一切怨怒,而且还能找到自己的错误并专注于自我提高。
高尚的人就有这样的思想。由于他们让自己远离中心的地位,因此,即使某种情况从表面上来看对他们不利,他们也会善加利用,藉此帮助自己的成长。他们甚至会想,是自己从前的所作所为导致了眼下的困境。例如,有个来自印度的先生有时会和我的灵性导师帕布帕德一起散步,探讨一些话题,但是这个人冒犯心很强,于是圣帕布帕德说,自己一定是在前世对这个人做过些什么。圣帕布帕德正是通过这样的谦卑态度向我们强调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要拘泥于事物的相对性,要超然一些。
在《博伽梵歌》中说道,圣人或者贤德之士不会树敌。也就是说,对于一位圣人而言,即便有人以敌人的身份站在他的面前,他也不会对对方充满敌意。《博伽梵歌》(14.22-25)中的要旨中解释道:
处于超然境界中的人将所有帮助他在觉悟的过程中履行责任的人都视为挚友。但他并不憎恨他所谓的敌人。他平等看待万物,因为他认识得很清楚,他的真实自我跟物质存在没有本质的关系。
一旦我们把别人视为自己的敌人,就意味着我们在伤害对方,最后,我们也会被对方同化。然而,如果我们赞美真理之神的存在,不将自我置于中心,就不会遭受攻击和伤害所带来的影响,因此也不必以消极的方式反击对方。让我们一面赞美主,一面沉浸在爱与奉献的海洋里,不受任何事物的干扰。如果一个人没有充分的觉知力,没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心对话,没有感恩之心和宽容之心,没有对心意的关注和察知,没有及时地驱除心意的敌人,那他肯定会备受困扰。随之,心意就会变成他自己最大的敌人。
于平凡中见不平凡
有时,我们会发现,要保持感恩之心似乎很不容易,因为当某种新鲜感被磨蚀时,人很容易陷入模式化,进而被世俗化。在灵性的世界,每一次相遇、每一段交往都是全新的交流。如果我们能理解那种心态和生活,我们就可以吸纳那样的性情,培养那样的品质。如果我们把每一次交往都当作第一次——第一次会面,第一次服务,第一次欣赏,第一次相知,那么,一种更强烈的感恩之情就会渗透到人与人的关系之中。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就不会对彼此采取想当然的态度。如果每一次交流都令人耳目一新,那么每一次经历必然会给人带来喜乐,一种灵性的关系便随之建立和成长起来。读书、用餐、唱颂、交流……如果我们在心里把每一次都当作新鲜的第一次,我们就会越来越珍惜和欣赏这样的相聚——这不是普通的“第一次”,而是充满喜悦、仁慈、清新等各种滋味的相聚。
人们往往在习惯了一种模式后,就变得习以为常,对身边的人也逐渐熟视无睹,觉得那个人只不过是我的妻子、儿子、丈夫、女儿、老师、精神指导者、兄弟等等。而此时,我们作为与神相连的永恒灵性个体的意义也被冲淡了。这种心态清晰地表明,我们正在丧失感恩之心。一旦有了诸如此类的想法,我们就变得轻慢不恭、吹毛求疵,对那些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疾病的事情采取轻描淡写的态度。这样的心态无疑会抑制灵修以及灵性关系中所蕴藏的巨大力量。
超越世俗的活动定然能使人获益,但这种益处的多少也取决于我们的知识、理解力以及恭顺的态度。同样的经历和活动对不同的人来说,其影响力必定是迥然相异的。一个人或许很有经验,但若缺乏知识或者谦恭的态度,则依然得不到百分之百的益处。我们若能在积累丰富经验的同时牢记目标之所在,我们的身心健康和知觉意识就会受益匪浅。如果我们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接受,也许我们依然会受益,但在程度上将有所不同。
只要保持感激和谦恭的态度,所有的努力都会开花结果。所有的一切都仰赖于人的意识以及人对灵性事物敬慕和欣赏的程度。物质自然的二元性是捆绑我们的绳索,为了挣脱这条绳索而付出的努力将灵性的勇士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正确的态度
我们希望有关这个话题的讨论能引起人们对态度问题的进一步重视。尽管培养一种充满爱的服务和关系是灵性生活的核心,但是态度本身其实比外在的行动更为重要,因为从事外在可见的活动,其目的仍在于培养内在的服务心态。如果一个人缺少正确的态度,那么只会事倍功半。我们也许做了很多努力,但只有充满奉爱的态度或者意识才能穿透物质自然属性的束缚和世俗的双重性。
就算付出了生生世世的努力,如果缺少正确的心态,依然会活得很机械,到头来一无所获。人或许可以举行大量的祭祀仪式,但是,假如总是抱着获取些什么的心态,就不可能在精神上达到纯粹,因为个人的欲望将成为他们唯一关注的中心。这样的人最关心自己能得到些什么好处,能从主的能量中获得什么样的体验,却从不关心自己应该拿什么回馈给这些能量的源头。这样的人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也总是一门心思地想着如何完善自己的个人计划。
当我们的心态不纯粹的时候,神会帮助我们,而这种爱会伴随着苦涩。换句话说,他会暴露我们的缺点,并寄希望于我们的改变。但是,对于那些拒绝反省自己弱点的人而言,这个过程可能会变得相当漫长。当一个人内心非常自卑或假我极度膨胀的时候,即便主给予了他们巨大的帮助以增加他们的领悟力,他们依然无法恰当地接受。对于他们而言,接受这种帮助可能是极其漫长的一个过程。有时,只有当一个人的生活中遇到了巨大的灾难时,他才会幡然醒悟,才会从意识上发生彻底性的巨变,或许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虚幻和假象中摆脱出来,对自己的生活开始深刻的内省,此时,感恩之心便会油然而生。如果是这样,他们也算不上幸运,因为他们浪费了那么多时间,经历了那么多痛苦,最终才得以接受现实。
最有福的人
多年前,我的母亲和姨母因癌症相继离开人世,在此之前,她们俩参观了我在华盛顿建立的灵性应用学院。我的姨母总能用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答复人们的问题。当时,她的情况非常艰难,身边大大小小的问题不断。但是,每当你和她打招呼询问“您好吗”的时候,她总是重复同一句“曼陀罗”:“我是最有福的人。”无论在生活中遇到多大的困难,她总是感谢主,总是那么乐观而活泼。
实际上,态度上的残疾才是真正的残疾。当心理治疗师面对残疾人的时候,有时会赠予他们这条箴言,因为残疾并不能阻碍一个人去爱、服务和感恩。不幸的是,残疾人通常会感到抑郁而脆弱,从而失去了在现实的情况下获得成长和成功的机会,也许他们只是等着别人来帮助那些本该由他们自己完成的事情,因此会年复一年地感到沮丧和颓废。这样的人不会在灵性生活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一个有灵性的人会理解生命中的因果定律给他本人施加的影响,不仅如此,他还会千方百计地赞美感激和欣赏他人。
压力和自卑感其实也是对自我的过分关注,自我中心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在扮演神的角色。我们只想着自己缺失的金钱、关系、爱或健康,满脑子都是我们的身体、烦恼、需求、遗憾等等,然后我们会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愤愤不平。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缺少感恩之心。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态度将决定我们的物质和精神的境遇,态度上的残疾才是真正的残疾。
根据我们皈依的心态,主会相应地给予回应,如果我们往前多走一步,就会发现,皈依常常和人的意识有关。我们给予了什么、逃避了什么,这些思虑都是次要的,在更大的程度上,它取决于这些行为背后的意识。奉爱文化中的某些部分,比如仪式、颂歌、经典以及各种圣物其实都是为了激发我们内在的意识。如果这些激励因素只停留在表面上,那么这个人就是在自欺,他弱化了主以及主伟大的仆从所不断给予的慈悲与仁爱。真诚的皈依永远和自我中心无关,永远和外在的因素无关。
每一个境遇都是学习的契机
每当想起那些遍布世界各地的由我主导的计划和教学活动时,我就深深地感激主的仁慈,因为这些非同寻常的活动正在取得丰硕的成果。令我尤为感激的是,那么多遍布世界的灵性卫士、学生们和真诚奉献的人都在成长。不过,我同时也看到,有一些人因为内心的困扰,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困难。然而,这种停滞也是有益的,因为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有所收获。有时,我们可以轻松地学到一些东西,但有的时候,我们却不得不通过严厉的爱或各种困难才能吸取教训。无论如何,我们都在不断地学习。只要我们在行动,身处古今圣哲的祝福之中,摒弃错误,那么所有的境况都可以成为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
随着从罪恶的文化中衍生出的迷惘不断加剧,人的心灵必须寻找一条出路,如果我们不培养灵性的感恩之心,就会过多地关注生活中物质方面的匮乏。毫无疑问,如果太专注于消极因素,人的成长就会被压抑,变得停滞不前。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的感恩之心越多,就越容易从积极的方面来欣赏生活。恰当的感恩之心意味着我们总是对主充满信心,相信他是我们的祝福者,相信他永驻每个人的心灵,景仰他在我们内心神圣的存在。
sarvasya caham hrdi sannivisto mattah smrtir jnanam apohanam ca我居于每个人的心中,一切记忆、知识和遗忘都由我而来。
——《博伽梵歌》15.15
倘若我们能真实地觉悟到神的无所不在,怎么会缺少强烈的感恩之心?假如我们能真实地感受到神伟大的仁慈,我们怎能不心生感恩之情?假如我们能觉悟到每一个时刻都是一个机会,一个让我们去热爱主、热爱他人的契机,我们怎能不心生感恩之情?假如我们能设法改善我们的爱心服务,我们怎能不心生感恩之情?假如我们能觉悟到,此生是一个摆脱生老病死的良机,我们怎能不心生感恩之情?假如我们确信,主从来不曾远离过我们,他永驻我们的内心,看顾着我们,等待着我们彻底地发现他,以便沐浴在他播洒的爱的愉悦之中,我们怎能不心生感恩之情?
此生便是一次机会,一次永远摆脱双重性和痛苦的契机。如果我们能深刻地思考这些令人惊叹的真理,自然会萌生强烈的感恩之心。然而,如果我们总是抱着自私的想法,就一定会遇到麻烦,因为我们会沦为自我中心和欲望的囚徒,最后只知道如何攫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却无视经典和圣贤的劝谕和忠告。没有感恩之心,我们会陷于停滞和困顿之中,只想着尽快得到世俗的利益。如果我们用这样的话来相互问候,一定能深切地感受到神恩的存在。
聆听经典
很多经典著作中的很多故事都在强调正确态度的重要性,因为正确的态度会通向美好和灵性的进步。例如,在外士纳瓦传统著作《主采坦尼亚的生平》(Caitanya-bhagavata)一书的中篇第23章中讲到一个故事。在一位名为施瑞瓦斯·塔库尔的圣人家中,圣哲们每晚都和主采坦尼亚齐聚一堂,一起唱颂神的圣名,以这种最高的情感表达方式来颂扬主的恩慈,赞美主的荣耀。这些伟大的圣哲并非寻常人,而是获得了至高觉悟的圣人,他们全身心地爱着主,了解宇宙主宰者的地位。
一次,一个年青人也想参加这个圣人聚会,于是来找施瑞瓦斯·塔库尔。此人不仅潜心苦修,而且饱读诗书。他渴望获得主的仁慈,于是自行立下毒誓,决心无视身体的需要,只喝一点牛奶维生。这种极端的苦修法提倡“肉身可亡”和“灵魂永恒”,换言之,通过否定物质的存在而躲避物质世界的二元性。这种严酷的苦修有其背景因素。这类苦修士认为,他们完全依靠主而存在,这就好比说:“主啊,我是您的。我听凭您的旨意。我已完全没有了自我中心的念头,食物、生活设施、名誉、赞美、成就,我早已不在意。让卑微的我赞美您,崇拜您吧。”
这位年青人就抱着这样的思想,世人苦苦追求的事物在他这里被减少到了最低。施瑞瓦斯·塔库尔觉得此人非同寻常,于是热情地邀请他参加聚会。当众圣哲齐声诵唱之时,主采坦尼亚察觉到气氛有点不对劲,因为每个人携带的气息是会渗透到环境中的。他知道有别的访客在场,于是发问,施瑞瓦斯·塔库尔承认自己邀请了这位年青人。尽管施瑞瓦斯·塔库尔描述了一番此人的苦修和成就,主采坦尼亚却不为所动。圣采坦尼亚解释说,仅仅苦修并不能得到主的恩慈,就算是这些极度的苦行和承诺也不例外。知识、仪式、苦行的确是一定的先决条件,但是这些东西买不来主的心。神可以轻易赐给你解脱、物质享乐、玄秘力量,但是他不会随便赐予奉爱。只有当一个人彻底放下自我,完全奉献爱心的时候,才能迎接主的到来。
接着,主采坦尼亚告诉施瑞瓦斯·塔库尔,请这位年青人离开。然而,这位年青人虽然不能久留,却为自己能在如此非凡的环境中有片刻的停留而心存感恩之情。他虽然起身离去,内心却依旧沉浸在那个非同寻常的氛围中,深深地感激那个瞬间。当他离开的时候,主采坦尼亚感受到了他的感恩之情。虽然这个年青人的苦修并没有打动他,但是他的感恩之情却引起了主采坦尼亚的关注。结果,主采坦尼亚邀请他回来,继续参加这次超然的聚会。
处于同一时代的另一位圣人施瑞达(Sridhara Kholaveca)也是此番心态的最佳代表。《主采坦尼亚的生平甘露》一书中也描述了他的故事。施瑞达过着贫穷的生活,只靠出售香蕉叶做成的杯盘为生。但是,虽然他看似一无所有,但却热情、喜乐、感恩。他会拿收入的一半来敬奉神,尽管他连自己的生计都难以为继。主采坦尼亚常常来看望他,甚至还要买他的杯盘。有一次,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主采坦尼亚热情地拥抱了他,令他体验到随感恩之情而来的最高的爱。施瑞达既看不到自己的物质缺陷,也从不嫉妒别人的富裕,无论生活中遭遇到什么,他都欣然接受,并一心事奉于主。
有一部灵性经典叫《奉爱的甘露》,其中强调:人应当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地奉献爱心服务。《圣典博伽瓦谭》(10.14.8)中说道:
主啊,真诚地等待您降福无缘恩慈的人,耐心地承受着过往的错误所带来的影响,以身心和言语向你致以虔敬的顶礼,这样的人必获解脱无疑,因为解脱已经成为他正当的权利。
虽然人人都有过罪恶,都要接受这些活动带来的影响,但是我们应当保持某种意识和感恩之心,因为我们终有一天会回归灵魂的家园。
我们的确需要借助感恩的心和恰当的方法来呵护我们的灵性生命。我们会不断受困于各种障碍,但这些障碍可以转变为珍贵的机会。如果我们生活得机械,任凭自我占据一切,那么,我们最终会失去灵性的生命。
拥有生命中的感恩之心
让感恩之心在你的生命中成长吧。从现在开始,想自己少一些,想别人多一点。对过去发生的事情心存感激,对未来充满期待。当你感到愤怒的时候,当心意的敌人叫嚣着冲上前来的时候,你可以立即勒住心意的缰绳,让它在生命中重新发挥积极的作用。只要你的心态摆正了,神的仁慈定会更多地降福于你。
只要我们更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的灵性生命便可以迅速成长。灵性生活是一门简单的科学,但正因为简单,有时表面上却看似错综复杂。灵性生活并不在于我们读了多少经书,做了多少祭祀,打坐冥想了多少年,祈祷念颂了多长时间。它不取决于我们到哪里去,穿什么样的衣服,做什么事情。灵性生活的决定性因素是我们在想什么。躯体是短暂的,也就是说,连接我们真实存在的深层次的东西其实是意识。当临终的那一刻来临的时候,人的意识将决定灵魂的去向。灵魂将去往哪里?不取决于我们银行里的存款,我们拥有什么样的房子,做了多少祭祀仪式,我们的朋友是谁……一切取决于我们的意识和态度。我们必须把心意从最大的敌人转变为最好的朋友。灵性卫士们,起来吧,为了我们毕生的使命!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