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概况
本书简介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学界认为,从内容分析,它是上古包括自有文字以来的殷商、西周、春秋战国等时期大量医学着作的汇编,基本定稿于战国末期,因为此时已出现该书的最早注本《黄帝八十一难经》;从音韵学角度分析,该书主体成书于汉代。书名冠称“黄帝”,却不是一人一时之作,正如西汉《淮南子·修务训》所说:“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神农、黄帝而后能人说。”
《黄帝内经》,在《汉书·艺文志》中着录为“黄帝内经十八卷”,是由《素问》九卷、《灵枢》九卷两部分组成的。其传本有三个主要系统,其一是《素问》、《灵枢》分别流传的系统;其二是《素问》、《灵枢》的分类汇编本——《黄帝内经太素》系统;其三是魏·皇甫谧《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系统,《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是由《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分分类汇编而成的。《四库全书》本《黄帝内经》属于第一个系统,即《素问》、《灵枢》单立成书、分别流传系统。
作者
虞舜
于莉英
目录
✦ 前言
✦ 校记
黄帝内经素问
✦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 阴阳别论篇第七
✦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 五藏生成篇第十
✦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 热论篇第三十一
✦ 刺热篇第三十二
✦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 疟论篇第三十五
✦ 刺疟篇第三十六
✦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 咳论篇第三十八
✦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 腹中论篇第四十
✦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 风论篇第四十二
✦ 痹论篇第四十三
✦ 痿论篇第四十四
✦ 厥论篇第四十五
✦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 脉解篇第四十九
✦ 刺要论篇第五十
✦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 针解篇第五十四
✦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 骨空论篇第六十
✦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灵枢经
✦ 灵枢经原序
✦ 本输第二 法地
✦ 小针解第三 法人
✦ 根结第五 法音
✦ 官针第七 法星
✦ 本神第八 法风
✦ 终始第九 法野
✦ 经脉第十
✦ 经别第十一
✦ 经水第十二
✦ 经筋第十三
✦ 骨度第十四
✦ 五十营第十五
✦ 营气第十六
✦ 脉度第十七
✦ 营卫生会第十八
✦ 四时气第十九
✦ 五邪第二十
✦ 寒热病第二十一
✦ 癫狂第二十二
✦ 热病第二十三
✦ 厥病第二十四
✦ 病本第二十五
✦ 杂病第二十六
✦ 周痹第二十七
✦ 口问第二十八
✦ 师传第二十九
✦ 决气第三十
✦ 肠胃第三十一
✦ 平人绝谷第三十二
✦ 海论第三十三
✦ 五乱第三十四
✦ 胀论第三十五
✦ 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 逆顺肥瘦第三十八
✦ 血络论第三十九
✦ 阴阳清浊第四十
✦ 病传第四十二
✦ 淫邪发梦第四十三
✦ 外揣第四十五
✦ 五变第四十六
✦ 本藏第四十七
✦ 禁服第四十八
✦ 五色第四十九
✦ 论勇第五十
✦ 背腧第五十一
✦ 卫气第五十二
✦ 论痛第五十三
✦ 天年第五十四
✦ 逆顺第五十五
✦ 五味第五十六
✦ 水胀第五十七
✦ 贼风第五十八
✦ 卫气失常第五十九
✦ 玉版第六十
✦ 五禁第六十一
✦ 动输第六十二
✦ 五味论第六十三
✦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 行针第六十七
✦ 上膈第六十八
✦ 忧恚无言第六十九
✦ 寒热第七十
✦ 邪客第七十一
✦ 通天第七十二
✦ 官能第七十三
✦ 论疾诊尺第七十四
✦ 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 卫气行第七十六
✦ 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 九针论第七十八
✦ 岁露论第七十九
✦ 大惑论第八十
✦ 痈疽第八十一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