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愚者佩之”
不知道往哪儿走叫愚人
梁冬:“愚者佩之”如何解释呢?
“愚”就是指蠢货、愚笨的人。
徐文兵:我上大学的时候,曾问过老师什么叫“愚者佩之”?老师说:“‘愚’就是指蠢货、愚笨的人;‘佩’是通假字,通‘背道而驰’的‘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人是行道的,而愚的人是背道而驰的。”我听完后,当时就觉得他解释得不对。如果“佩”字可以这么通假的话,那所有的字都可以这么通假了。那什么叫“愚”?
梁冬:愚公移山!
徐文兵:他就是一根筋,头脑钻在一个角落里出不来的那种人。
梁冬:阿甘。
徐文兵:喜欢钻牛角尖儿的人。有个成语叫“向隅而泣”,心思陷在一个角落里出不来,没有出路。蠢货是瞎走,而愚人是不知道往哪儿走。我们敬佩某个人的时候喜欢讲“佩服”,那什么叫“佩服”?在古代,这是中医里两种调理身体的方法。
蠢货是瞎走,而愚人是不知道往哪儿走。
比如说,我们在身上佩一些玉、珠子,或者是其他东西,还有人佩戴牛皮绳或是弓弦,这样能起到治疗身心的作用。如果你平时老优柔寡断,那佩个玉玦能提醒自己:“哎呀,我要做决定,要有决断力。”鸿门宴上范曾几次举起玉玦,就是在提醒项羽赶紧下决定,杀刘邦,摔杯为号,你赶紧宰他,这叫“玦”。
我们在身上戴个玉,护一下自己,这叫“佩”。另外一种中医的治疗方法叫“服气”,就是在内衣里边带个香囊,里面装点药,你闻到那个味儿就能治疗某种疾病。
“佩”和“服”之间的区别在哪儿?“服”是在内衣里附上一个香囊,穿在里边看不见;而“佩”是挂在外面的,环佩叮当嘛。
“佩服”在古代是中医里两种调理身体的方法。
“愚者佩之”是什么意思?愚者知道这是个好东西,于是就挂在外面当幌子,做给别人看。其实他根本就不是真信这个东西,也不是在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它。
在身上戴个玉,护一下自己,这叫“佩”。“服”是在内衣里附上一个香囊,穿在里边看不见。
我爱看课外书,等我妈一进门,我就赶紧把正经的书拿出来。我妈早就看穿了我那点儿伎俩——“腰里别个死耗子,假装打猎”。所以,“愚者佩之”的意思是把《黄帝内经》这本书经常放在自己案头,跟别人说话的时候,还要经常带出几句《黄帝内经》原文。结果真正到了需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昼出夜伏”的时候,他就整天该睡觉的时候却在那儿熬夜!白天该干正事了,他还在那儿挂着幌子让别人看。自个儿根本就不信,也不去“行之”,这就叫“愚者佩之”。
“愚者佩之”:知道这是个好东西,就挂在外面当幌子,做给别人看。其实他根本就不是真信这个东西,也不是在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它。
梁冬:刚才讲到“愚者佩之”时,我很奇怪,你明明知道“佩”是这个意思还跑去问老师?
徐文兵:上大学的时候真不懂。我当时只感觉他说得不对,但什么答案是对的,我也不知道。不过,钻研中医的“种子”埋下来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也是在研究“佩服”的时候,突然想到“愚者佩之”不就是挂在外面让别人看到嘛。
梁冬:切中我们自己呀!“愚者佩之”的意思是我们一定要身体力行。就像以前我们说的,老是讲文学的,永远不会成为文学家;老是讲管理的,他也永远不会成为管理者。
徐文兵:为什么我要跟大家说阴阳变化,四季更替,包括昼夜变化这些规律,因为我是这方面的得益者,受益者。
梁冬:就是身体力行的。
徐文兵:咱年轻过,也折腾过,也尝过折腾的滋味,但折腾完后突然觉得这样做好像不行,这才“复归于道”。等我再去这么做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精力充沛了。
年轻过,也折腾过,但折腾完后突然觉得这样做好像不行,这才“复归于道”。等再去这么做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精力充沛了。
我讲《黄帝内经》,给很多人的印象是,我好像是个研究《黄帝内经》的人。其实不是,我是个大夫,一周工作五天。原来我一周工作六天,一天八个小时都在看病。那精力从哪儿来?我不逆阴阳,不逆四时。另外,当我身体力行以后,我突然发现自己很有灵感。
大家都在干活,为什么有人干着干着,突然掏出一张小纸条就能写一句诗,但有些人干完以后啥感悟也没有?这其实就是所谓的灵感,是跟天地神灵沟通时突然出现的一种现象。这就像我们把收音机调到某个频率以后,突然收到了某条信息。古人讲“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老天已经把这篇文章写好了,如果你把接收器调到了某个恰当的频率,那灵感就涌现了。所以大家应该尝一尝“顺四时”“通神明”后得道的那种感觉。
大家应该尝一尝“顺四时”“通神明”后得道的那种感觉,太美妙了。
梁冬:所以冯小刚是这样吹捧刘震云老师的,他说:“您哪是写文章,您那文章只不过是上帝透过您的笔给划拉出来了。”
徐文兵:我特别喜欢冯小刚,我觉得那个人很真,不在那儿装。说到中医看病,举个例子,“扁鹊救虢太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虢太子都已经死了,装进棺材了,结果扁鹊又把他给救活了。这是《史记》里明确记载的一个故事。
然后,大家都说扁鹊能起死回生。当时,扁鹊就说了一句:“余非能生死人,因其自当生,余使之起尔。”意思就是说:“他的生机还在,我不过是扶了他一把。”所以。有的人看中医把病给治好了,就说“啊,你妙手回春,神医!”不对,因为那个人的生机根本都还在,命不该绝。我们只是扶了他一把。
我以前治过一些外国朋友,治好了以后,人家都是感谢他们信的上帝。那会儿我正年轻,还曾暗自嘀咕:“你怎么不感谢我?”
其实,他们认为是上帝通过医生的手,把他的病给治好了。所以,他们后来就说:“徐大夫,我们会为你祈祷的。”
现在我突然发现,一个人发自内心地赞美你,为你祈祷,那是无价的。
当时我心想:你多给我点钱不就完了?祈祷算什么呀!现在我突然发现,一个人发自内心地赞美你,为你祈祷,那是无价的。这就是我现在的体会。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