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人活着一定要顺其本性
徐文兵:明白了四季的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以后,圣人是怎么做的呢?说到这,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什么叫“圣人”。“上古天真论”说了,做人一共有四个境界,最高的境界叫真人。真人是什么?“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这是真人。还有一种比真人稍微低一点的,“亦归于真人”叫至人。“游行于天地之间,视听于八达之外”,这是我们仰慕的人。但圣人是“适嗜欲于世俗之间”,跟大家一块儿混,跟大家一块儿处得也不错。然后也能“和于阴阳”,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肉体在人间、灵魂在高处,这是圣人,知“道”的人和得“道”的人。
梁冬:就是拎得清的人。
徐文兵:春夏的时候,日照的时间越来越长,阳气越来越足。人怎么办?养阳!到秋冬,日照的时间越来越短,天气越来越凉爽,我们就得养阴,两不耽误。这就落实到一个问题,什么叫“养”?
所谓“养”就是顺其性,顺其本性叫“养”,逆其本性就叫“杀伐”。
我们经常说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懂养生之道。其实关于“养”我总结了一句话,叫顺其性。顺其本性叫“养”,逆其本性就叫“杀伐”。当春天万物萌动、生发的时候,我顺着它那个劲走,这叫养生吧。在夏天,万物疯狂热烈地拔节的时候,我就要养长了,我就要热情洋溢起来,“若有爱在外”。到秋天,我又急流勇退,往回收敛,这也叫顺其性。你顺着天性去养你的人性,这就叫养。
圣人怎么养阳呢?当春天阳气萌动、生发,你内心里感觉发情的时候,顺着这样的趋势走,你的阳气就顺利地得到了生长。但这会儿最怕什么?倒春寒,怕杀而不赏,怕惩罚。
养生叫“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这叫不折了你的锐气。古代兵家就说明天要打仗了,头一天,将军跟人下盘棋。平常他老输给那老头儿,没想到这次,他连赢好几盘。打完仗以后,老头的儿子告诉他:我家老头说怕折了你的锐气。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你看,宋江带兵出征,狂风一卷,帅旗“嘎巴”一声被折断了,吴用马上就说咱们退兵吧。
梁冬:这叫外应!
徐文兵:你要是不懂得阴阳之道,在那种情况下硬出兵。人家就会说这人是傻帽儿。事实上那次出征,晁盖就不听话,结果中了史文恭的毒箭,要了命了。
这就叫春夏养阳。刚才说到了“傻帽儿”这个词,“傻帽儿”是什么?杀阳。喝冷饮、吃冰棍、吹空调,这些绝对不是圣人会干的事儿。所以到了热的时候,你怎么办?喝口热茶。喝完了以后,舌下生津,液下出汗,习习生风,那种感觉真是爽。
喝茶也有茶道,什么叫茶道?喝完茶以后得到了一种出神、得道的感觉。写书法写到凝神静气,一下就力透纸背,那你也得道了,不过得的是书道。现在都落到了“术”这种境界,比如说茶艺。
什么叫茶道?喝完茶以后得到了一种出神、得道的感觉。写书法写到凝神静气,一下就力透纸背,那你也得书道了。懂道的人通过吃饭就能感受到。不过,饭一定要做得“和”,就是说,你是什么体质,现在是什么季节都要明白。
徐文兵:吃那种味儿产生了一种得道的感觉。而很多愚笨的、愚蠢的人必须通过吸毒才能得到那种感觉,但是,懂道的人通过吃饭就能感受到。不过那顿饭一定要做得“和”,就是说你是什么体质,现在是什么季节,这一次做了什么味道的饭,舌尖一舔,嚯!
梁冬:高潮就来了。
徐文兵:任督二脉就通了,得道了。你说,做一个人多幸福呀!
梁冬:人生难得嘛。
徐文兵:现在大家都逆于阴阳,闹出了一身的病,所以我对很多人的评价是苦中作乐!
现在大家都逆于阴阳,闹出了一身的病,所以我对很多人的评价是苦中作乐!
有一次,我问过朋友这样一个问题——“你过得幸福吗?”
他说挺幸福的。“你为什么觉得幸福?”他说:“你看,我这儿长了块湿疹,我挠挠它就觉得特舒服。”
我说:“你想没想过,你这种舒服是建立在先有病的基础上的,其实你本来不应该有这种舒服感的。如果你没患这个病,你不就没法感受到这种所谓的舒服了吗?”
梁冬:这让我想起一个朋友,他说:“香港脚是不能随便治好的,因为挠香港脚是很舒服的一件事情。”
徐文兵:这就叫苦中作乐。在一种病态的状态下追求病态的快感,还觉得自个儿活得挺幸福,他已经体会不到健康的人才有的“肾气有余,气脉常通”的那种感觉。那么他们落下的病是从哪儿得来的?主要是春夏不养阳。
什么叫苦中作乐?在一种病态的状态下追求病态的快感,还觉得自个儿活得挺幸福。
梁冬:秋冬不养阴。那秋冬如何养阴呢?
徐文兵:立秋以后,我们的第一感觉是从闷热、潮湿的状态转到了秋高气爽。但爽过头后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燥。怎么办?你看,到秋天,梨、苹果、柿子这些水果都熟了,正好润燥。
真正讲究的人都是吃来年的柿子。
梁冬:天地自有平衡法则。
徐文兵:老天把你们造出来,让你们都活得挺美。结果你们认为自个儿已经长大成人了,就开始跟你爹妈,跟老天爷对着干,最后闹得自己很痛苦。
老天把你们造出来,让你们都活得挺美。结果你们认为自个儿已经长大成人了,就开始跟你爹妈,跟老天爷对着干,最后闹得自己很痛苦,一身是病。
所以,秋冬养阴的第一步就是吃些水果来润燥。你看,柿饼的霜就能治干咳。真正讲究的人都是吃来年的柿子,把当年收的柿子放在地窖里,第二年的秋天才拿出来吃,那会儿的柿子那涩劲就全没了。柿子如果刚收下来,它里面有一种鞣酸,一是能润燥生津,望梅止渴;另外,它有收敛性,一收敛就会形成一种结石在胃里,把胃都给吃硬了。可是吃来年的柿子,就没有这种涩劲,完全就是润肺了。
燕窝、海参、蘑菇等这些阴寒的东西,冬天吃最好,这会儿正好是养阴的时候。
梁冬:中国人活得真是优雅。
徐文兵:太优雅了。还有在秋天,我们要注意贴秋膘。
梁冬:夏天、冬天呢?
徐文兵:在夏天,我们一定要吃姜,因为夏天人体的阳气是发散在外的。相当于前方战事紧,后方的军力就有点空虚了。敌人要是这会儿乘虚而入,再去伤你肠胃的话,就是“太阳不长,心气内洞”。手太阳小肠本来是赤肠,结果给闹成冰块儿的话,那就完蛋了。到了冬天,绝对是补益的时机到了。大家都说冬天要进补,我说冬天要进益。燕窝、海参、蘑菇等这些阴寒的东西,什么时候吃最好?冬天,这会儿正好是养阴的时候。
夏天绝对不适合去炖一锅蘑菇汤来吃。首先这叫水土不服。水土不服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你到外地吃,一是你在本地把外地的东西拿来吃。
梁冬:夏天不适合吃?
徐文兵:夏天绝对不适合去炖一锅蘑菇汤来吃。我们现在一说蘑菇,就会想到云南采来的猪拱菌、鸡枞菌什么的。首先这叫水土不服,水土不服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你到外地吃,一是你在本地把外地的东西拿来吃。人现在厉害了,能把千里之外的东西瞬时空运过来。
我告诉你,得病早死的人,都是那些有本事的人,既有钱,又有势,能吃到别人吃不到的东西,最后把自己给吃死了。与其那样,还不如像咱们,方圆百里出产什么,咱就吃什么。你看穷人家的孩子长得都很结实,有钱人家的孩子反倒瘦瘦弱弱的。
得病早死的人,都是那些有本事的人,既有钱,又有势,能吃到别人吃不到的东西,最后把自己给吃死了。
梁冬:上天是公平的。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