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不要人为地把生活变得没有四季之分
梁冬:上次讲到了“肾气独沉”,现在该讲“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徐文兵:这要开始总结性发言了。四时就是四季阴阳的变化,也就是寒热的交替,光照时间的延长和缩短,它的变化是我们身体跟着它走的那个阴阳平衡的根和本。根和本有什么区别呢?根的反义词是什么?
四时就是四季阴阳的变化,也就是寒热的交替,光照时间的延长和缩短,它的变化是我们身体跟着它走的那个阴阳平衡的根和本。
梁冬:叶嘛!本的反义词就是末嘛!
徐文兵:落叶归根。本的反义词肯定是末。根的反义词是叶或者梢,这个说法是我在目前状态下想到的,我觉得根是root,为什么呢?我老想,当你对一个汉字不理解的时候,你把它翻译成英文试试。这个本不是root,它是树干。
“根”的反义词是“叶”;“本”的反义词是“末”,是树干,“末”也是树的分支和梢节。
梁冬:是吗?
徐文兵:是树干,末也是树的分支和梢节,说到这个,大家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告诉我本不是root,因为《说文解字》上说:“木上曰末”,“木下曰本”,书说的很含糊,你应该直接告诉我,土上边算什么,土下边算什么也行。但事实上不是,所以我们说照顾根本,是照顾埋在地下、粗壮的主干。
梁冬:那个称之为本。
徐文兵:对,说到“万物之根本也”,也就是说:在地球上生活的所有一切动物和植物,它的那种力量,或者它那种物质,力量是阳,物质是阴,取决于四时阴阳的变化。如果没有这种四季交替和更迭的话,它那种有赖于生存的根和本也就不存在了,那么附着在土地上所有一些美丽的事情都不存在了。
梁冬:现在又有暖气,又有空调,然后冬天也可以补足,夏天也可以拉回来,这样的话,四季就不那么分明之后,是不是万物的根本就会被动摇呢?
现在又有暖气,又有空调,然后冬天也可以补足,夏天也可以拉回来,这样的话,四季就不那么分明之后,万物的根本就会被动摇。
徐文兵:就会被动摇了,首先表现出来就是物种逐渐的灭掉。也不会那么丰富多彩了。很多人都说:赤道适合人类居住吗?
梁冬:不是很适合。
徐文兵:南北极也根本没法让人类生活、居住。世界上的物种,特别是人类,最优秀的、最发达的地区都在什么纬度?
梁冬:都在北纬。
徐文兵:在这些地方,四季分明,植物和动物丰富多样,同时也导致了以植物和动物为食物的人类营养物质丰富多样,因此人杰地灵。
很多高度发达的国家,比如说四大文明古国,你看它所在位置,就在这一带。
我觉得要顺应天地四季的变化,不要人为地把自己的生活变成没有了四季之分。有人经常说哪儿哪儿四季如春,适合居住。如果是这样,这里的植物发育的时候怎么秀,怎么穗,怎么去孕育果实,怎么去结籽儿?
要顺应天地四季的变化,不要人为地把自己的生活变成没有了四季之分。
梁冬:“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徐文兵:我们说人要有知、有觉。很多时候,有些人还真不如动物,动物虽然无知,但它有觉,知道怎么踩着四季的步点走。
有些人还真不如动物,动物虽然无知,但它有觉,知道怎么踩着四季的点走。
梁冬:地震来了,它知道跑。
徐文兵:我有个病人,她说她天性就非常敏感。她说我们家孩子哭了是饿了,是热了,还是要去巴巴了,她能听出来。尽管他就是哭,但是她是位很敏感的母亲。
地震那天,她正好在四川。那天中午,她就是烦躁得睡不着觉,那时候,她刚生完孩子。她说:“楼下有条狗,那天中午那条狗的叫声就不对。”那狗是什么?
梁冬:狗就有觉嘛。
徐文兵:然后那天就地震了,她抱着孩子先躲到卫生间,然后又冲出去,这就是一种觉。可是我们现在就发展了后天的那个所谓的“意”,很刻意地把先天的“觉”给磨灭掉了,这就更谈不上“悟”了,全部把它们蒙蔽掉。又学了一些“知”,如果这些“知”是真知灼见也就算了,学的还是一些歪门邪道。到最后,就把自己的身体搞坏了。
我们现在很刻意地把先天的“觉”给磨灭掉了,更谈不上“悟”了,又学了一些“知”,如果这些“知”是真知灼见也就算了,学的还是一些歪门邪道。到最后,就把自己的身体搞坏了。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