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秋天不收,肺会受伤
徐文兵:到了秋天,如果你不收敛的话,体内的津液就不够了,就会出现皮肤滋润度不够、毛发脱落等一系列焦的症状。
阴和阳就相当于一枚硬币的两面。白天我们叫“神”,晚上就叫“魂”了,其实它们是同一种事物的两种不同状态、表现形式。
梁冬:就应了“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这句话。
徐文兵:春天是少阳。到了夏天叫“太阳”,可一到秋天,《黄帝内经》就说阴了。
梁冬:“阴”和“阳”到底怎么区分呢?
徐文兵:阴和阳就相当于一枚硬币的两面。白天我们叫“神”,晚上就叫“魂”了,其实它们是同一种事物的两种不同状态、表现形式。
梁冬:那秋天应该吃啥呢?
秋天要收收心,收收神,不要再去努力干活了,否则的话就叫“愁”。
徐文兵:秋天要吃酸,水果下来了,我们就要多吃点水果来补充一下体内的津液。因为秋天秋高气爽,容易干燥,我们要适当进补,以增加皮下的脂肪。
另外在秋天,我们就不要再去努力干活了,否则的话就叫“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秋天气不够的时候,人就会产生一种悲的情绪。如果你逆着秋天的收敛、养收之道去干,不去收收心,收收神,回回神的话,你就伤到了你的更深处,而且这都不是伤大肠了,伤的是太阴。
“太阴”手太阴肺经。
“太阴”是谁?手太阴肺经。肺有个头衔,叫“手太阴肺”。为什么称它叫“手”呢?因为肺经是从胸口出来,经过中府、云门,然后到太渊、鱼际,最后到少商,共十一个穴,这条经络行走在我们的手臂上,所以叫“手太阴”。
那为什么叫“太阴”呢?肺是一个吸纳、容纳清气的器官,所以它叫阴。而且阴也分左、中、右,有太阴,中间有厥阴,最热最不像阴的叫“少阴”。手太阴是肺;手厥阴最凉,满是清凉之气、肃杀之气,就是心包。
最热最不像阴的叫“少阴”;手厥阴最凉,满是清凉之气,肃杀之气,就是心包。
女人中的男人相当于是手少阴心经,也就是我们跳动的心。所以到了秋天,如果你不收敛的话,肺气就不能很好地肃降,你也不能在肺气的推动下产生足够的津液。我们说金生水,水在这里是指肾水,它们之间是母子关系。所以到这会儿,你吸不进去就会出现“肺气焦满”的症状。那“焦”是什么?
秋天肺气不收的话,就会出现一系列焦的症状。比如说皮肤黝黑,毛发脱落,还有就是你体内的津液不够了,皮肤滋润度不够了。
梁冬:焦是干燥。
徐文兵:对,而且是那种脆,不滋润。所以这时候,如果你肺气不收的话,就会出现一系列焦的症状。比如说皮肤黝黑,毛发脱落,还有就是你体内的津液不够了,皮肤滋润度不够了。这就是我们在秋天应该注意的问题。
徐文兵:肺对应的外面的腑叫阳明,手阳明大肠经。很多与肺有关的疾病,首先表现出来的不是咳喘,而是大便有问题。要么就是大便收不住,老是拉肚子;要么就是大便干燥得排不出来。就像河道里没水的时候,船走不了一样,这就是因为没有水的滋润。这时候它就直接伤到了肺,导致“肺气焦满”。说到“肺气焦满”的表现,那肺开窍于哪儿?
肺对应的外面的腑叫阳明,手阳明大肠经。很多与肺有关的疾病,首先表现出来的不是咳喘,而是大便有问题。
梁冬:肺开窍于鼻。
徐文兵:所以,肺气焦的第一个表现就是鼻子干燥,稍微一碰就出血。
大便收不住,老是拉肚子;或者大便干燥得排不出来,要赶紧润肺。
梁冬:那花粉症和鼻炎是不是都因为肺气焦引起的?
徐文兵:这是两回事儿。花粉症是什么?春天里那股代表了热情洋溢气息的花粉,把你在秋天里着的凉给勾出来了。所以花粉是“因”,你本身充满的寒痰是“缘”,它们两个一结合,人就喷嚏连连。有的人是不打喷嚏,但是鼻子“吧嗒吧嗒”地直流鼻水。
肺气焦的表现:鼻子干燥,稍微一碰就出血。
梁冬:其实应该让它流完。
徐文兵:流完就好了。
梁冬:但很多人老是把它压回去,明年再发一遍。
徐文兵:花粉症在日本非常流行,在美国也有。中国人一般移民到美国,两年后基本就得花粉症了。为什么他原来不得?难道美国的花粉跟中国的花粉不一样?一样的。日本花粉主要的来源就是水杉,杉树是活化石嘛。咱们北京那个植物园,樱桃沟里面那条沟里种了很多水杉树。有一次,我带一些日本朋友去植物园玩,他们指着水杉树说“这是我的敌人”。我说扯不扯,大自然生长的东西凭什么就是你的敌人?
花粉症和鼻炎是两回事儿。花粉症是春天里那股代表了热情洋溢气息的花粉,把你在秋天里着的凉给勾出来了。所以花粉是“因”,你本身充满的寒痰是“缘”,它们两个一结合,人就喷嚏连连。
得花粉症的人有时候也泡泡温泉,但那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一到春天,阳气生发,内部阳气一推动,外部再加上阳气的呼应,这就把体内的寒气给引出来了。其实打喷嚏,那就让它打吧,打几千几万个,说不定你的花粉症就好了。但是,有些人又受不了自己老打喷嚏。
然后就开始用抗过敏药把喷嚏给压回去。这其实就相当于把你的阳气给憋回去。不让它把这些外邪,“敌人”驱赶出去。吃过敏药以后,结果很多人就出现一种副作用——开车打瞌睡。其实这哪是它的副作用呀,这恰恰是正作用的表现。一个人的阳气被抑制住了,他当然就会想睡觉了。所以,我认为他们这种治疗方法是不对的。
那怎么治疗花粉症呢?首先,你不要“形寒饮冷”,不要去吃那些冰冷的,寒性的东西,这样很容易伤肺;第二,“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花粉症患者一定要用一些温热的药,特别是那些能扶阳的药,比如说附子、吴茱萸、细辛等,把体内阴寒的东西化掉,这样你体内那些阴寒的东西不仅变不成害,而且还能化害为利,变成你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梁冬:可以吗?
徐文兵:当然可以。吐出来的痰也是你的精呀,所以老吐痰会伤精。另外,老流鼻涕为什么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因为脑漏了,漏的也是你的精嘛。
老吐痰会伤精,老流鼻涕会导致记忆力下降。
梁冬:怪不得我感觉最近这两天有点沮丧,肯定是前两天流鼻涕流多了的缘故。
徐文兵:“肺气焦满”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鼻子干燥。有些人的鼻子变得干燥了以后,闻不见香臭,干脆什么味儿也闻不到了,很痛苦。饭菜做得再好吃,也没福享受。我们说,美味佳肴有几大特点——色香味俱全。味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气味,一是滋味。气味是靠鼻子闻的。
“肺气焦满”以后,人生会少了很多的乐趣。用老百姓的话讲,叫“鼻子聋了”。
梁冬:鼻子也不是被堵塞了,它就是闻不到气味。
徐文兵:所以,“肺气焦满”不是说鼻子被堵住了,它就是鼻子干。有些人还经常蘸点水到里边去润一润。
“肺气焦满”以后,就好像舌头上没有唾液一样,人就失去了味觉,闻不到任何味道,这就使人生少了很多的乐趣。用老百姓的话讲,叫“鼻子聋了”。为什么这样叫?因为在中国字里,闻香臭的“闻”和听声音的那个“闻”是一个字,耳朵聋了,闻不到声,叫聋了;鼻子干了,闻不到味儿就叫鼻子聋了。
所以治疗这种病的时候,你一定要去滋润你的肺。这时候,你就应该用枇杷、梨,特别是梨,再蒸点贝母吃,让鼻子变得湿润起来。一旦鼻子里变得湿润了以后,那些嗅觉细胞又活跃了,甚至鼻子里的小鼻毛又长出来了。鼻子本身就有加温、过滤空气的作用。你如果把它伤了,那所有的灰尘、细菌、病毒就一下子全呛到你的气管、支气管,甚至是肺泡里,那肺就受不了了。
闻香臭的“闻”和听声音的那个“闻”是一个字。
梁冬:所以,不要随便剪鼻毛。
不要随便剪鼻毛,除非它龇出来了你再剪它。
徐文兵:除非它长出来了你再剪它。另外,你还可以经常按摩一下鼻翼两侧的迎香穴。鼻子聋了,闻不着味了,你揉揉它,哎,能闻着了。我有几个患者就是通过扎针吃药,把他们的肺经给滋润了,肺气通了以后,他们就开始闻到味儿了。慢慢地,香辣、有强烈刺激性的味儿也能闻到了,最后他们的味觉恢复正常了。
“太阴不收”的表现,一个是焦,一个是满。如果体内藏着那些浊气不放的话,那就变成了满,就是哮和喘。
梁冬:“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这句话怎么理解?
徐文兵:“太阴不收”的表现,一个是焦,一个是满。我们讲,五脏是藏精气而不泄的。如果你体内藏着那些浊气不放的话,那就变成了满。这种满表现出来,就是在非典时候出现的那些症状。好多人死的原因是什么?肺泡里面积满了痰液。最后,他的呼吸——氧气交换功能就被隔绝、阻断了,就好像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把人的呼吸道给堵住了。这时候的“满”表现出现就是哮和喘。什么叫“哮”?就是空气进入到气道时被这些东西堵住了。
什么叫“哮”?就是空气进入到气道时被这些东西堵住了。
会吹口哨的人都知道,手指一撮,嘴唇一撅,把气道给堵住了,就能发出那种“哮”的声音。所以很多人的哮喘先是有“哮”,他呼气和进气的时候都会打鸣,产生一种哮鸣音。有的人是睡觉打呼噜的时候产生这种声音,其实这是“痰阻气道”,叫“肺满”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现在一些粉尘的污染。比如在石棉矿工作的人,吸入过多的粉尘,最后就得硅肺病。严重者会影响到肺功能,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发展为肺心病、心衰及呼吸衰竭。有些矿工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
现在医院老做一些不恰当的所谓超声雾化吸入,人吸入一些分子过大的东西,也会伤害到肺。前段时间去世的那个演沙僧的老演员闫先生,最后就是肺纤维化去世了。我看了一下报道,当年他在某个剧组拍戏,当时蚊蝇特别多,结果他们就打那个灭蚊蝇的六六粉。打了后,大家关好门窗出去避难去了。但老先生鼻子闻不见味,就在屋子里头呆了一晚上,结果从那落下病根了。先是闻不到,鼻子出问题,然后伤到肺。
梁冬:真是理论联系实际呀!
徐文兵:我整天都在观察分析,然后联系到我们的中医理论,越来越觉得中医是有先见之明的。
梁冬:前面讲到“满”这个词,我们就会想到哮喘,因为有痰在肺里面。
徐文兵:什么叫“喘”,就是呼吸加急了,原来的频率是吸一口气,呼一口气,现在频率不得不加快了。哮喘有一个症状就叫张口抬肩。有时候,肺的呼吸能力变弱了,不得不通过抬肩膀来加重肋骨的压迫感,让它去一呼一吸,这就说明肺功能很差了。有的人还会得“肺不张”,就是说肺那种绵长、柔软的呼吸功能干脆就丧失了。
什么叫“喘”,就是呼吸加急了,原来的频率是吸一口气,呼一口气,现在频率不得不加快了。哮喘有一个症状就叫张口抬肩。
怎么办呢?我的治疗方法就是,让患者把他体内的痰浊、瘀血慢慢地咳出来,一点一点往外排。很多人都知道,感觉到体内有痰的时候,抽口烟,“喀喀喀”地就咳出来了,这是个恶治法。因为抽烟本身就在抽浊气,然后以毒攻毒,把体内的痰排出来。这个方法从投入和产出比来讲,不大合算。
中医里专门有一些宣肺化痰的药。吃了这些药,能鼓舞你的肺气,让你把深处的一些浓痰、积液给咳出来。据有的患者形容,刚开始咳出来的痰都成块了,而且是灰黑色的。有的人形容说,跟面疙瘩一样。
咳出来的痰是什么样?那就要看他的“肺满”到什么程度了。你说,这些浓痰堵在气管或者是呼吸道里,我们会有多难受呀?吃了宣肺化痰的中药后,慢慢地,那些成块的痰就变成清稀的痰涎了,这就说明痰的流动性变强了,更容易被排出了。最后,清稀的痰涎由灰黑色变成绿色,然后慢慢变成白色,到最后变成了黄色。
黄色说明什么?说明你肺里的废气排空了。等到黄痰一咳完,肺里边“满”的症状就减轻了。这时候,你就会觉得呼吸都省劲了。原来得大口地吸一口气,才能吸进去,现在微微地一呼吸,气就能渗进去,甚至能渗到深处。
道家讲究“踵息”,一口气一吸吸到脚后跟了,说明这个人的气脉是常通的。那些气脉不通的人,就剩一口气,在嗓子眼这儿捯气,眼看气若游丝的,最后还是咽气了。
道家讲究“踵息”,一口气一吸吸到脚后跟了,说明这个人的气脉是常通的。那些气脉不通的人,就剩一口气,在嗓子眼这儿捯气,眼看气若游丝的,最后还是咽气了。健康的人,他的呼吸是很深的,很通畅的。
所以,你把“焦”的症状给滋润了,把“满”的邪气,肺里不该有的东西给排空了,这时候肺和大肠的问题就解决了。
梁冬:说到把肺里的邪气、不该有的东西排出来,那除了吃些中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徐文兵:第一,我们不要制造这种邪气、浓痰。这些邪气从哪儿来?肺的“妈妈”是谁?土生金,是脾胃。
我们经常说脾胃是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就是它们生产出来的,全把肺当成是痰盂放进去了。所以要切断源头,从饮食上去找原因。首先,你不要吃那些容易生痰的东西,“鱼生火,肉生痰,萝卜青菜保平安”。别吃那些容易导致营养过剩的东西。
不要把你的肺当成是痰盂,生痰的源头是脾胃。
另外,我们要帮助肺来宣肺。什么叫“宣肺”?举几个例子。我们经常吃的桔梗——韩国现在保留的那种泡菜,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宣肺利痰的东西,如果你咳咳咳老觉得那口痰咳不出来,吃些桔梗很容易就能排出来。
桔梗——韩国的泡菜、新会的陈皮、皂荚、皂角刺都能化痰。
生活中,我们还有一些非常好的化痰药。比如说陈皮,广东新会的陈皮效果最好。放的时间越长越香,有这种香味的东西,一般都有宣散的作用。还有,南方皂角树上当肥皂用的皂荚,以及皂角刺等,都有非常好的宣肺化痰的作用。
此外,很多家庭都用干燥丝瓜的瓤子,洗锅碗的时候,去油腻的效果特别好。殊不知,那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化痰药。
干燥丝瓜的瓤子煮水喝能化痰。
梁冬:怎么用呢?
徐文兵:煮水喝。胡因梦老师办身心灵班,招学员的时候,她就说:“洗澡要用丝瓜络去洗。”因为它本身是味药,有通筋活络的作用。其实,这跟中医的道理是相通的。
很多人患有脂肪瘤,身上疙里疙瘩地长了好多脂肪瘤。碰到这样的患者,我就建议他们用丝瓜瓤去泡澡、搓澡,然后用丝瓜瓤煮水配合其他一些化痰的药内服,这些人脂肪瘤慢慢就变小了。有的人甚至一摸,脂肪瘤没了。
身上疙里疙瘩地长了好多脂肪瘤,用丝瓜瓤去泡澡、搓澡,然后用丝瓜瓤煮水,再配合其他一些化痰的药内服,脂肪瘤就会慢慢变小了。
梁冬:新会陈皮是最好的?
徐文兵:新会的陈皮是中医里非常有名的药,只不过太贵,一般人用不到。我们一般人是把吃剩的橘子皮放在暖气片上烤干了,泡茶喝。
梁冬:为什么新会的陈皮就特别好?
徐文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植物啊。
梁冬:所以这个药材还是要道地药材。
徐文兵:地道药材,道地药材!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