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得意要忘形
梁冬:前面是比较难讲的一段。请问您现在有什么心得想跟大家分享吗?
徐文兵:上一段确实比较难讲。因为第一,这一段里有错简,把别的地方的话接到这儿来了;另外,它有漏字,有脱落字,所以我们只能结合着《易经》里的 “天行健”等一些话来互相参照。
道家的思想是这样,叫“得意忘形”,就是文字和话传达的都是一种真实的意思,意思到了,可以不在乎用的是英文、甲骨文还是其他什么文。“得意要忘形”,不要注重它的形式。关键是你要沉浸到那个氛围当中去,确实跟古人的思想产生共鸣,能体会到他的意思,这也是我们读《黄帝内经》时的一个方法和诀窍。就是说,如果你碰到有些字确实解释不了,那就不要解释,跳过去。
读《黄帝内经》时,如果你碰到有些字确实解释不了,那就不要解释,跳过去。
比如说,有句话叫“天明则日月不明”,这明显就是一句错话。但后来有人说这里的“明”相当于萌芽的“萌”,这就等于是歪批三国,是牵强附会。这就说明这一段有漏字脱简,我们给它订正了。但是,我们的学习还有个否定的过程,你可能认为古人的这句话说错了,但没准十年过后,你觉得不是古人错了,而是我们理解力不够,又把自己给否定了,这就是个进步。所以,“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黄帝内经》就是要反复读。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黄帝内经》就是要反复读。
很多朋友在博客上问我一些问题,我现在真的不能一一作答,但我把一些类似的,大家都关心的问题统一做一个答复。像关于失精的问题,《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上古天真论”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很多肾气不固的人就有遗精、遗尿的现象。还有的小男生误交损友,从小就学会了把玩自己的生殖器,喜欢手淫,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他们到了这种地步就会上瘾,跟吸毒一样。吸毒也是一种病态的需求,是在追求一种快感,而靠自己的意志不能控制。
一定要把手淫看成是一种疾病,一种身心疾病。因为手淫是先伤自己的精,然后是气,最后让自己产生自卑、自责、负疚等一系列不良的情绪。
很多人说别人吸毒是因为意志不坚定,而我思想很坚定,便想跃跃欲试,“来,我也试试吧,我就给你们做个示范,我可以戒掉。”结果一吸就完蛋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手淫看成是一种疾病,一种身心疾病。因为手淫是先伤自己的精,然后影响到了自己的气,最后黯然神伤,让自己产生自卑、自责、负疚等一系列不良的情绪。有些人做的时候控制不住,事后又懊悔。这时你要把它当成一种症状去看,去找医生,特别要是找那些认为精是宝贵的中医大夫。
梁冬:有什么办法吗?
徐文兵:当然有。我们说先去心火。精越弱,体内的“水”好像漏干了,“火苗”就显得越旺。越是精不足的人,他越压不住火,表现在外就是性欲亢奋,冲动越强。相反,那些精足的人,这方面反而不是那么强烈,很淡。比如说,他有这个需要、欲望,他也能做,但他不会老小火苗“噗噗”直冒。
精不足的人,可用一些滋补肾阴,用水去克火的方法来调治。先把它敛回来,收住、补住。“漏洞”补好后,再去吃一些血肉有情之品,或者用一些补肾、益肾的药。因为这些男孩子都是正值二八一十六到三八二十四这个阶段,正是生长、发育的一个高峰期,即使他得一些病也容易恢复。你要是七老八十、五六十岁还伤了精的话……
越是精不足的人,他越压不住火,表现在外就是性欲亢奋,冲动越强。
梁冬:估计七老八十的人也没这瘾了。
徐文兵:七老八十也有漏的,也有肾虚、脑萎缩等症状,远的事忘不了,现在的事又记不住。我有一些朋友听完《黄帝内经》的课以后,对中医特别神往、向往,说想拜师学艺。我就建议大家先去读一些相关的书,细水长流地把《黄帝内经》给消化了,然后缘分到了,你的老师自然会出现。
中医有个特点,不是学生找老师,而是老师上赶着追学生,说:“求求你啦,快跟我学医吧。”因为一个学生的根器、悟性、素质决定了他能不能学中医,能不能学好。所以,大家慢慢地学着正心、诚意、修身,你自己先慢慢做着这三步,机会自然会来。
中医有个特点,不是学生找老师,而是老师上赶着追学生,说:“求求你啦,快跟我学医吧。”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