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拳头收回来,打出去才更有力量
梁冬:“收敛神气”之后是“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徐文兵:我们说人在春天要“披发缓形,以使志生”,是要自由散漫的,而到秋天,则要拘谨收敛。
比如很多人喜欢穿紧身衣,但夏天太热,我们不至于穿;到了秋天,我们就可以穿紧身衣来紧紧身子,收敛一下自己;另外,在秋天肃杀之气很重的情况下,我们就不要向外去表露自己的心愿和志向了。
到了秋天,可以穿紧身衣来紧紧身子,收敛一下自己;另外,秋天肃杀之气很重,就不要向外去表露自己的心愿和志向了。
梁冬:这就是“无外其志”的意思。
徐文兵:我们说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是养肺的季节。说到肺,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呼吸,那“呼”和“吸”,它们中间哪个对应的是收?
梁冬:应该是吸。吸是收,吸气嘛!
徐文兵:所以,我们可以趁着秋天“天气以急”的这个劲儿,做做深吸气,来清清肺里面的浊痰、粘液,让肺气通过呼吸、吐纳变得更加清,更加净。
梁冬:接下来是“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这句话怎么解释?
徐文兵:你看我们到秋天要应秋,春天要应春,夏天要应夏。这么做的话,我们应了气的变化规律,能获得秋天的能量,这就是养收之道。
很多人是在生,在发,在长,却不知道收,不知道急流勇退。直到最后“咔嚓”一声死掉了才结束。
梁冬:养和收还不一样。
徐文兵:什么叫“养”?道家叫贵生,认为生命最为宝贵,所以我们要精心地伺候它,养护它。但很多人是在生,在发,在长,却不知道收,不知道急流勇退。直到最后“咔嚓”一声死掉了才结束。生命是有节奏、有节律的。你要是掌握好了这种起伏规律的话,你的生命就会走得更远。
做人或者做事都应该有一个收的阶段,把拳头收回来以后,打出去才更有力量。
而且,我们做人或者做事都应该有一个收的阶段,你把拳头收回来以后,你打出去就会更有力量。这绝对不是消极、退让,而是一种大智慧。
梁冬:“养收之道,逆之则伤肺。”
徐文兵:你在夏天要不这么做的话,就会伤心;秋天不这么做的话,就会伤肺。
秋天不学会“收”,就会伤肺。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