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概况
本书简介
《理查三世》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创作的戏剧,是一部历史剧,创作于1591年,描述了理查三世短暂的执政时期,是莎士比亚第二长的剧本,长度仅次于《哈姆雷特》。
该作品用严谨的写作风格,逼真地再现了暴君理查三世短暂的执政历史。玫瑰战争末年,篡夺王位的爱德华四世逝世后,爱德华四世的弟弟——理查三世为实现个人的野心,用狡诈毒辣的手段杀害了本应继承王位的侄子爱德华五世,成功登上王位。在夺取王位的过程中,理查三世不惜一切手段,逐渐变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杀人魔。最后,部下叛变,他受到了正义的讨伐,死在了敌党的脚下,给玫瑰战争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此剧的开端是在约克家族经过战争取得王权之后。身处歌舞升平年代的理查因生得一副畸形陋相而找不到乐事消磨时光,理查对此颇为不平,自此便打定主意要以歹徒自许、阴谋篡逆。理查首先陷害他三哥克莱伦斯公爵乔治,制造谣言,说在爱德华四世的继承人中有个名宇以G字开头的人弑君篡位。爱德华王死后,理查篡夺了王位,即位为理查三世。他恶毒残忍地消灭异己:先派人杀害了亨利六世的王子爱德华亲王,随后花言巧语骗娶了爱德华的寡妻安夫人为后,后又因为怀疑和猜忌把她处死;他强娶长兄爱德华之女为后,以免她继承王位。总之,他极尽阴险狡猾、凶恶残忍之能事。后来,里士满伯爵亨利发动了反对理查三世的战争。决战开始前夜,理查三世梦中看到所有被他杀害的人的幽灵都来诅咒他—愿他“绝望而死”。两军交战,理查三世被杀。
创作背景
《理查三世》约写成于1592年。题材主要来源于历史学家爱德华·霍尔的编年史《兰开斯特和约克两大显贵家族的联合》、霍林谢德的《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编年史》,以及托玛斯·莫尔爵士所著的《国王爱德华五世的悲惨一生》和《理查三世史》。另外,一般认为莎士比亚创作《理查三世》,还可能参考了当时在伦敦已出版的一个作者不详的剧本,其名为《理查三世的真实悲剧》。 [3]
利物浦大学英文系教授肯尼特·穆厄在他的《莎士比亚剧作的来源》一书中详细剖析了莎士比亚三十七部剧作所采用的原材料。他在书中指出莎士比亚的《理查三世》采用的多是托马斯·莫尔(1487 -1535)的《理查三世的历史》和稍后霍尔与贺林希德分别编纂的《编年史》中的材料,剧作体例上明显受古罗马作家锡尼卡和同时代作家马洛影响。但穆厄特别强调莎士比亚决不是照搬历史材料,而是根据自己的原则和创作需要进行了大胆改编,比如:剧本所跨的时间从1471年5月亨利四世之死到1485年8月暴君理查三世被杀死的波士委战役。历史上葛罗斯特(即后来的理查三世)的三哥克莱伦斯被送进伦敦塔是1477年,乃理查三世和安夫人结婚5年后,并非莎士比亚所写的在二人结婚之前;历史上爱德华四世驾崩应是1483年,而非莎士比亚所写在1472年之前。同时,莎士比亚省略了诸如理查三世与司各特之战、理查三世儿子之死与亨利·都德王1483年企图进犯英国而未果等大量历史事件。莎士比亚安排了很多诸如安夫人在她公公亨利六世灵枢旁与葛罗斯特相遇等戏剧性场面,这在历史上不可能发生。还有玛格莱特皇后回到法国的时间是1476年,但莎士比亚却留下她在英国一直到理查三世覆亡,作为发出咒语与见证其应验的证人。而莎士比亚对历史最大的改编是对理查三世这个人物的描写,不再是莫尔所写历史上那个简单的恶棍,而是挖掘出其生动丰富的内涵。作者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1564年4月23日,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
1571年—1579年,进入斯特拉福文法学校读书。
1587年,开始演员生涯,并开始尝试写剧本。
1591年,戏剧《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
1592年,戏剧《理查三世》首演。
1595年,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首演。
1596年,戏剧《威尼斯商人》首演。
1601年,戏剧《哈姆雷特》首演,引起文坛关注。
1603年,戏剧《奥赛罗》首演。
1605年,戏剧《李尔王》首演。
1606年,戏剧《麦克白》首演。
1614年,离开伦敦,返回故乡。
1616年4月23日,在故乡去世。译者
朱生豪
目录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