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凉风阵阵,黄叶飞舞,乡间原野随处都能见到一丛丛稻子一样的细毛草,叶子像韭菜,还长着一根毛茸茸的白穗,如同动物尾巴般随风频频点头,这就是白茅草。白茅的草根一小节一小节的,白嫩鲜脆,味道甘甜。只是,白茅草属于杂草,对普通草地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它的根对其他植物的影响很大,在春季如果不早早铲除,就会蔓延开来,把其他植物的根缠死。因此,大家可以赶在春季采挖,拔掉叶子和鳞片状的叶鞘,挖出根洗净晒干,便可变废为宝了。
目录
凉血止血的草根太医
传说在东汉时期,洛阳一带连年荒旱,瘟疫流行,医圣张仲景来到洛阳行医。一个冬天的早晨,一个名叫李生的穷苦孩子找上门来,恳求张仲景为他开一剂灵丹妙药,帮助他转穷为富。张仲景沉思良久,写下一个药方:白茅根,洗净晒干,塞满房屋。李生回家后,依照药方,把自己住的破庙全都放满了白茅根。第二年春季,瘟疫蔓延,许多富豪之家都争先恐后地请张仲景看病,而他开的每张药方里都用了大量的白茅根,其他医生见张医圣如此用药,也都暗中仿效。时间不长,白茅根便成了奇缺的金贵药材,药铺都断货买不到了,张仲景就介绍他们到李生那里购买。等到这场瘟疫过去,李生靠卖药挣到了不少钱,果真过上了好日子。
药用价值
白茅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丝茅,万根草。秆直立,高可达80厘米,开花如白雪。其根叫茅根,白软如筋,上面有节,嚼起来有淡淡的甜味。这个甜丝丝的茅根,正是白茅的入药部位。古医书中均有详细记载。
白茅根,也叫茅根、兰根、茹根、白花茅根、地节根、甜草根、丝毛草根、寒草根等。味甘性寒,入心经、肺经、胃经、膀胱经,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发热口渴、咳血、吐血、尿血、口鼻出血等,可用于吐血,尿血,热淋,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热病烦渴,胃热呕哕,咳嗽的治疗,又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所治之病,涵盖了肝炎、肾炎、肺炎等。
凉血止血
白茅根味甘,性寒,功擅凉血止血。主要用于因风、热、燥等外邪侵犯人体,邪热损伤脉络,迫血妄行,或久病或热病导致的血证。
清热通淋
常因多食辛热肥甘之品,或嗜酒太过,酿成湿热,下注膀胱,使膀胱气化失司,或因下阴不洁,秽浊湿邪侵入膀胱,酿成湿热,发而为淋。热淋主要表现为:小便短数,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腰腹疼痛等。用白茅根具有清热利尿的功效。
湿热癃闭
白茅根其功效之一为清热利尿,故可用于因热邪所致小便不利的实热证。
利湿退黄
由于湿热之邪侵犯人体,机体疏泄失职,外溢肌肤发为黄疸。或由于疫热之邪,熏蒸肝胆,疏泄无权,瘀热不化,病发为黄。证见身目发黄如橘子色,其色鲜明,倦怠少食,恶心、呕吐、脘腹胀满,腹痛胁痛,小便黄如浓茶等。应用白茅根可清利湿热、利尿、退黄。
疏风、利尿
风水水肿,因风热之邪外袭,风舍于肺,肺失宣降,水道不通,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肌肤,而发为水肿之证。其表现为:目睑浮肿,继之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肢节酸重,小便不利,或有恶寒、发热,咽喉肿痛,苔黄、脉数。用白茅根清宣风热、利尿、消肿。6、清肺止咳
火热之邪,上灼于肺,伤津劫液,阻遏气道,使肺之肃降无权,其证可见:咳嗽气粗,痰黄而稠,鼻咽干燥,面唇红赤,烦渴便秘。白茅根可清在肺之热邪,金气清肃,咳嗽自止。
胃热呕哕
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如过食香燥炙焯之品,助热伤阴,化火上炎,致胃气逆而不顺,或胃热上冲,表现为:食入即吐,呕吐频繁,伴见面赤唇红,口干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等。白茅根可清胃热,热清则呕止。
清热生津
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常与芦根同用。本品甘寒而不伤胃,利水而不伤阴,适于热证津液不足者。白茅根具有补中益气和利小便的效用,因此常被拿来作为药膳食材。如用鲜白茅根、西瓜皮和瘦肉制成的生津茅根汤,不仅味道鲜美可口,而且具有养阴生津、利尿降压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秋燥伤肺,口干、咽干、咽痛、皮肤干燥或脱屑,大便干结、小便短少及咳血、吐血、尿血的病人,是秋季润燥佳品。
抗菌作用
白茅根煎剂在试管内对福氏及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志贺氏及舒氏痢疾杆菌却无作用。
有助于肝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由于白茅根有消炎,对于乙肝患者来说白茅根能消除炎症,有助于减轻肝脏损害,因此可以作为乙肝用药。
白茅根对肝脏特别好。因为白茅根具有清肝解毒的作用。这些作用都是肝特别需要的。经常吃对肝特别的好。
消除黄疸
本草纲目有记载,白茅根能消黄疸、解酒毒,这也在现代医学研究中证明了,因此对于黄疸患者在服用了白茅根之后,黄疸指数平均20.15天全转正常,未见副作用。
其他作用
白茅根所含的薏苡素对骨骼肌的收缩及代谢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镇静、解热镇痛、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喘咳、水肿、黄疸等作用。
二、茅根在新冠肺炎中药预防方中的应用
01 解毒辟秽方
【组成】苍术3g、桑叶1g、茅根2g、银花2g、陈皮2g。
【服法】开水泡服,每次200ml,每天泡3遍,共600ml。代茶饮,可加冰糖。
此方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广安门医院急诊科齐文升主任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特点推出的中药预防方。其中苍术避秽、防疫,陈皮燥湿化痰,桑叶疏散风热、宣肺润燥,茅根清热凉血利尿,银花清热解毒,全方共奏化湿辟秽、清热解毒之功。
02 东莞市人民医院预防中药处方
【组成】桑叶10g、菊花10g、金银花10g、连翘10g、南沙参12g、芦根12g、茅根15g、蒲公英12g、北芪10g、甘草3g。
【服法】每日一剂,连服三天。集体煎煮服用时,用药量可减半。
此方为省名中医孙康泰老先生根据中医“疫病”“温病”的发病机理,结合岭南地区气候和地域特点,开出的预防中药处方。医院从农历除夕当天开始即安排中药房按照孙老开具的中药处方,煎煮汤剂供全院员工和市第九人民医院员工服用,并将该处方在网上发布供市民使用。
03 普通人群的预防方
【组成】芦苇根30克、白茅根30克、生甘草10克、桔梗10克、黄芪10克。
【服法】煎或泡水代茶饮,不拘时,少量频饮。
【注意事项】老人、儿童皆可服用,孕妇慎用。
此方为河南省卫健委组织中医药专家,参照湖北省预防诊治经验,并结合河南省气候特点,拟定的冬春季节呼吸道传染病中医药预防建议方案之一。
04 中研益肺解毒汤
【组成】生黄芪15g、炒白术10g、防风6g、炙百合30g、石斛10g、桔梗10g、芦根30g、金银花10g、连翘30g、白茅根30g、生甘草6g。
【服法】成人每日1剂,每剂煎至400ml,每次200ml,早晚分服,少儿用量酌减,建议连服15天,预防效果最佳。
此方是由陕西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马战平、主任医师路波在传统名方玉屏风散与银翘解毒散基础上,研发出用于冬春季节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方。此方在治疗肺病的同时,调节胃肠的功能从而增加抵抗力,减少病毒对身体的侵袭,达到预防新冠肺炎的效果。主要用于体弱易感冒人群,工作岗位接触人口较多人群,聚集性场所(如复工复学后)人群,以及医护人员的使用。
三、白茅根日常用法
因为有很好的清凉止渴功效,所以每当夏天一到,超市出售的花色凉茶里,白茅根总要占据一席之地。只不过,单单用来煲凉茶,略显单调了些,稍微变化一下,用它还可以做出不少的食疗花样。比如用白茅根30克洗净,浸泡5~10分钟后,用滚水煮20分钟,再加大米100克煮粥,等粥熟时放入白糖,煮到白糖溶化就好了。每天喝一次,连服3~5天,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适用于血热所致的口鼻出血、咯血、吐血、尿血以及小便不利、水肿、湿热黄疸等病症。还可以把新鲜荸荠120克去外皮,洗净捣碎绞取汁待用;把鲜茅根100克清洗干净,加适量清水熬煮半小时,去渣取汁;然后将荸荠汁与茅根汁混合一起,加入适量白糖搅匀,做成荸荠茅根饮来喝。有滋阴降火、生津止血的功效,适用于阴血亏虚、虚火上升、口舌干燥、干咳无痰,或口舌生疮、咯血的患者。
白茅根味甜而不生湿滞,性寒而不碍脾胃,利水而不伤阴津,尤其是有热症而且阴津不足的人最为适用。我邻居家的孩子经常流鼻血,往往一感冒就发烧咳嗽,我建议他妈妈用白茅根和芦苇根煮成淡黄色的水,让孩子平时常喝。他的妈妈试了后发现,那水清清甜甜,孩子还挺爱喝。过了一段日子,在楼道里碰见那小家伙,问他:“现在还流鼻血吗?”他说:“已经好久都没有流过了。”前两天买菜时还听他妈妈说起,小家伙如今感冒时也不爱发烧咳嗽了。看样子白茅根清肺热、止鼻血的效果真的不错。
01 竹蔗茅根水
说到“白茅根”,广东的朋友是最熟悉不过的了。每年春夏时节,广东人最喜欢将白茅根入汤煲成“竹蔗茅根水”食用,不仅是一道非常好喝的凉茶,而且适宜包括儿童在内的各个年龄段的人群,是春夏之际的常饮之物。
【原料】竹蔗900克,茅根(干、鲜皆可)50克,马蹄10颗,胡萝卜300克,糖冬瓜75克,清水8碗。
【做法】
1、所有材料洗净(糖冬瓜除外)。
2、竹蔗切成3厘米长的小段,每段再分切成4条;马蹄去皮和头尾;胡萝卜切片。
3、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煲1.5小时,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润肺排毒,清肝和胃。可以泻体内的肠胃积热,对感冒发烧、咽喉炎、荨麻疹和麻疹具有一定的预防保健作用。
【贴心建议】
1、竹蔗一定要用新鲜的。如果有呈淡褐色或红褐色,闻起来有酒糟味,则是霉变,不能食用,否则容易引起中毒。
2、甘蔗一定要用皮呈青黄色的竹蔗而非深紫近黑的黑皮蔗,竹蔗味甘而性凉,有清热之效,而黑皮蔗性温滋补,喉痛热盛者不宜用。
02 白茅根炖瘦肉
【原料】鲜白茅根60克,猪瘦肉500克。
【做法】鲜白茅根、猪瘦肉洗净,肉切片,白茅根切成小段,一同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先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炖至肉熟烂,加盐调味,喝汤食肉。
【功效】清热生津,利湿通淋。可用于黄疸型肝炎及泌尿系统疾病的调理。
03 桑菊茅根薄荷饮
【原料】桑叶10克,菊花10克,白茅根10克,薄荷10克。
【做法】
1、先将桑叶、菊花、白茅根和薄荷分别去杂物,清水洗净,沥干水。
2、把桑叶、菊花、白茅根、薄荷叶,齐放茶壶内,用沸开水泡约10-15分钟,即成,代茶随时饮用。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泻火。用于风热感冒,咽痛口渴,头痛发热,以及结膜炎的防治。
【使用注意】
禁忌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1.脾胃虚寒,平日小便多而不口渴者不宜服用。
2.因寒发哕,中寒呕吐,湿痰停饮发热者忌服。
3.出血、呕血因虚寒所致者,以及素体阳虚寒盛者忌用。
4.白茅根忌犯铁器,因此不要用铁器装白茅根汤。

文章评论